我的高考

今年高考出成绩了。

知乎上有相关提问刷上首页,但我并不关心高考本身。我三代内的近亲,都已脱离了这片「苦海」。一转眼,我的高考也已经是 10 年前的事了。

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稳步下滑」。高中有一次,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拿我高一入学时的同桌跟我做比较,说我们入学考试成绩是如何接近,后来我又如何被甩开很远。

-

整个学生时代,相比「期盼考好」,我更多时间都在「恐惧考砸」。

比如小学时,我完全不记得哪次期末考了全满分感到开心,而唯独对一次小考语文 89 分记忆犹新。

那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考试没上 90 分,我坐在教室第四组的第二排,拿着那张试卷,脑子一片空白,想着要如何把试卷拿回家给父母签字。尽管后来他们并没有对这个成绩过分追究,但那个看卷子的瞬间,就是被写进了深度记忆的扇区里。

再往后,中学时代,我恐惧的事变成了「考不上一中」和「考不上一本」。这种恐惧在初中时表现得更为具体:每次考数学,只要碰到求解有一点困难的题,我就会出现应激性的腹泻症状。中考的两天更是因为哮喘,中午还在诊所挂水。

用一句话概括我的校园生活就是:如何尽量保持成绩在一个合理区间的下缘,不掉下去,然后挤出更多时间玩。

这里的「玩」,包括进网吧,看小说,唱 KTV,玩桌游,跟在要去打群架的朋友后面壮声势,和同桌上课比谁憋气憋得更久……

这种状态在高中阶段,被推向高潮。整个高中,我把「摸鱼」理念贯彻到了极致:上课看杂志、跟同学聊天,课间午休看美剧。晚上也不写作业,而是刷微博、逛贴吧。

听起来跟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是,现在刷社交媒体,一定程度上还能帮你把稿子写出来;但那时,逛再多贴吧,也不可能搞清楚氯化铁混氯化亚铁的除杂方法。

高三的时候,每周四都会搞理综模拟。我最差的科目,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记、背的化学。就是在每一次考砸的恐惧中,我才逼迫自己,稍微学一点,再学一点。

所幸的是,虽然每一次都并不踏实,有点勉强,但我还是一次次「蒙混过关」了,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十年前的那个初夏,很多同学都带着眼泪从考场里走出来,但我觉得并没有那么糟,毕竟高考那两天,天气是真的很好,风吹过来清新凉爽。

至于成绩,「会做的都做完了,考个一本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

在很多人,特别是家人眼里,我因为学习不够认真,错过了改变人生和命运的机会。

成年之前,几乎每个阶段,我身边都会有一两个成绩跟我差不多的朋友,比如班主任拿来和我比较的同桌。而他们后来的学业之路,几乎每一个都比我走得更高更远。高考考到 TOP 985 的,硕博申到藤校的……

只有我,花了 10 年时间,从「伪好学生」的光环中走出来,不装了,放开手脚玩。

记得王诺诺以前写过一个文章,说自己是「学酥」:看似学霸,一碰全是渣。对我来说,不用努力支棱着成为「学酥」,就是我的「长大成人」。

我不喜欢跟人比较,包括以世俗标准衡量,我还是过着一个相对失败的人生。但十年后,我至少有基本的确信:如果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选一次,跟某个同学互换生活,走那条「更好的路」,我还是更想成为自己。

-

我的高考已经过去 10 年,但某种程度上,我从未从学生时代的生活里毕业。比如这些年我的每一次旅行,都是当年毕业旅行的 Encore。

我还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只不过成年之后,你的生活就不再只有「分数」一个标尺,甚至只要你不 care,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衡量你。这是作为成年人最棒的一件事,你可以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随心所欲。

10 年前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失眠了。因为大学好像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玩,至少远不如高中生活好玩。我甚至认为,未来我作为「大人」的人生,会就此黯淡下去,再也无法重现学生时代的美妙。

这个想法当然非常幼稚。实际上,过去 10 年我所经历的跌宕起伏,一路的各种收获,充满了学生时代的我,连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意外之喜。

回到今天,我又来到了一个「感觉未来一片黯淡」的时间点。当然,今天的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很难说事情会不会像过去十年一样峰回路转。但在茫茫未知面前,你能做的也只有往前走,成为自己。

或许这就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