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derstand Apple Watch and want one

🔥 Understand Apple Watch and want one

关于我为什么想买 Apple Watch,通过用手机判断一个人的人格到底是否错误,以及为什么有果粉。

(后面带有*号的词语表示在文章末尾有注释)


我对 Apple Watch 这个产品的态度从其发布的第一分钟开始就是不屑一顾的。

我甚至感觉 Apple Watch 这个产品是非常反 科技 * 的,因为这个领域本身的实用主义基础,以及科技乐趣的普适性,已经被 Apple Watch 本身可有可无的功能定位,尴尬的续航,和 EDITION 高昂的价格搞得根本不存在了。


上周末我在北京,在街上看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 Apple Watch。去三里屯想尝试一下 3D Touch 的体验,6s 没有试用到,却在准备走的时候第一次自己亲手用到了 Apple Watch。

然后我把 Apple Watch 放到了我个人电子产品欲购列表上新款 iPhone 的后面。


我们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试图用那种理解传统电子消费品的视角来理解 Apple Watch,用实用主义的思想去各种分析其功能及使用场景。而我终于在看到了足够多的佩戴 Apple Watch 的人之后,想清楚了 Apple Watch 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是一个功能导向的产品。因为手表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可能是完全实用导向的。

我现在手上所佩戴的是一块 CITIZEN 的光动能手表,编织表带,指针表盘,100m 防水。在手表的选购取向里,一边是那些带有珠宝属性,可传承的机械手表,算是极右的。另一边是类似 G-SHOCK 这种单纯为彰显个性,自由主义味道浓厚的年轻人的选择。我自己所戴的这块表,功能上完全是可以被手机完美替代的,所以我对于手表的选择是多少有一点彰显我算是中左的人格取向的。


世人都喜说「不以物喜」,把消费行为和人格挂钩已经成了千夫所指的政治错误。这可能跟科技领域的趣味一定是具有普适性的这种 cliche 有关。

电子数码消费领域里没有奢侈品,即使是 vertu 或者说 Apple Watch EDITION 这样的产品,也不过是在用制造奢侈品的思路来包装电子消费品而已,他们的溢价不是靠电子消费品本身的属性体现的。

但所有人都不愿承认的一点事实就是,在一个电子消费品,特别是手机,已经代表了太多功能之外的东西,包括设计,审美,political attitude *,甚至是价值观的现状下,由行为所构建的人格,已经不可能不受这样一个消费行为的影响了。而事实也是,现在选购电子消费品已经几乎成了大家所花费时间最多,去研究产品本身的消费行为了。


所以我觉得 Apple Watch,不包括 EDITION,其实可能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个用来彰示你科技爱好者身份的装饰品而已,顺便带了一个看通知的功能。

所以当我一旦把 Apple Watch 和同价位的传统手表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我发现 Apple Watch 变成了一个在我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展示我个人人格的极好工具,比我现在戴的这块售价也几乎相当于最低价 Apple Watch 一半的表好太多了。


其实我在内心里,用于构建我眼中的其他人人格的标准里,对电子产品消费的态度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至于我曾经甚至说出过「用 Xperia 手机的妹子都比较好看。」这种话。虽然曾经我自己也认为这是政治错误,但我在心里还是一直在构建着我自己的标准。

现代的中国,最推崇的人格认定体系大概就是功利主义了,所谓「有钱就是爷」。大家都对这种体系极度地尊敬,以至于这种人格的认定已经开始反哺行为本身了。

君不见最常见的用来反驳那些反对小米的人的言论就是,「我年薪 XX 万用小米。」而我倒是觉得,在我对一个人的人格认识中,如果其有着对数码消费几乎可以脱敏的经济实力,还选择某些在我看来特别差的产品,才是真正使其人格在我心中坍塌的地方。


很多人用以证明「用手机来评判一个人」这个行为错误的一个论调就是,「一个好的手机才要多少钱,这点价格差距就认为自己是好的,这才是屌丝吧?」,所以他们所认为的,可以代表人格的东西,一定必须要是非常昂贵的,那些价格还不足够高的商品,无论其本身好坏,又或者多能代表一个人的趣味和个性这些人格,都是无聊的。

所以我觉得可能这个社会其实应该有很多人都有点怀念那个所有人都只能穿军装的年代吧。

以上。


*1【科技】:本文里的科技都是指用来代指电子数码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领域的那个狭义上的科技。

*2【political attitude】:这里的政治,不是中文语境下的那个政治。而是那个指导社会中大部分事物所应有形态的政治。类似到底是 Native app 还是 Web app 更好,又类似 2K 屏对于手机到底是显示升级还是徒增功耗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