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思嘉,「干货」,以及 KPI 化的知乎。

韦思嘉,「干货」,以及 KPI 化的知乎。

昨天晚上吃饱喝足回来(但是跑了两家麦当劳都没有买到马里奥赛车玩具很气),吞下三个浓度的咖啡,本来准备赶论文。结果正在厕上刷知乎,却发现了绝妙的厕上读物,一直看到 12 点多。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本身,我就不从自己的角度去评述了,只尽量把两方的链接贴在下面,大家在厕上也能和我一样,乐呵乐呵。


@Chivn 指责 @韦思嘉 抄袭他人书籍。

让我们看看知乎大 v 是如何强行装懂抄袭的 - 你不知道的日本 - 知乎专栏

@陈晨 指责 @Chivn 未经允许,擅自翻译他人文章,并对内容进行再演绎。

Chivn 是谁?

大反转!原来造谣者自己才是最大的抄袭犯!! - 土包子科技 - 知乎专栏

@Chivn对自己的不规范引用道歉。

关于引用不规范的道歉声明 - Chivn 的文章 - 知乎专栏


其实 Chivn 和韦思嘉,这两个人所做的事情,性质是差不多的,各自的扒皮贴里,都可以说是铁证如山。就是把自己读过的,他人的东西(往往是更长更详尽的),进行再演绎,写成篇幅、措词更适合知乎读者的文章,再佐以配图。

两位都有数万粉丝,算是大 V,都堪称是新时代富文本重编辑领域的翘楚,知乎 KPI 化的领头羊。

从有 1000 多个人给 Chivn 最初扒皮韦思嘉抄袭那篇专栏点赞这件事来看,知乎上的列位,应该对这种行为是感到厌恶的。

但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他们两个人的问题。可以说,知乎上所有以「干货」闻名,而又并非完全的专业人员,其「干货」并不基于其个人经验的答主,其实都在做跟这两位所做的,差不多的事情。

从最一开始,这就是知乎上的读者,追捧「干货」而自己又读不进真正的「干货」,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知乎上的每个答主,都声称自己「乐」于在知乎写文章。但我对写作的乐趣这个事情,是这么看的。

最快乐的写作,是写文学。写外物,写内心,写得自己一把鼻涕一把泪,多年以后,深夜躺在床上,翻看这些文章,还能唏嘘不已。但绝大多数人,跟你的经历不太相交的人,往往是无法和你获取相同的感受的。好比这样,获赞 5 个。

其次,是写评论,而且是那种,几乎不带任何背景解释的评论。无论是吹捧,还是怒骂,写的畅快淋漓,而且无需查资料,加注释。看得懂的人看,看不懂的人,愿意查资料也能看,至于连资料都懒得查的人,点进来,两秒内就迫不及待地右划返回了。这样的文章,其热度往往取决于你所评论的东西,是否有足够多的人了解过、体验过。多的时候,好比这样,获赞 54 个。不够多的时候,好比这样,获赞 4 个。

再其次,是讲故事。把自己所经历的,或者他人那里听来的奇闻轶事,重新复述给大家听。这样的过程,于作者,往往能在现世的自己和回忆中的当初之间,建立起一点点连接,情感上重现。于读者,则往往都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思,一旦这个故事,有足够的戏剧性,有足够的情感冲击力,就可以饱受追捧。好比这样,获赞 1377 个。

而最后,也是最无聊的,一定缺乏乐趣的写作,就是写干货。你自己已经明明白白知道的东西,却非要再重新整理之后,向他人不带个人色彩地、干瘪地复述一番。而这样的东西,写复杂了,读者读不进,写简单了,等于是在说废话。反正我写这样的文章,100%是应约稿要求,甚至在写这类约稿的时候,我都尽量能避开就避开。


所以说,作为一个把知乎当娱乐的写作者,我很清楚,写韦思嘉、chivn 被指责为侵权演绎的这类文章,真的太无聊、太难受了,绝不会是出于自己的主观喜好,而只会是单纯的眼球导向。

事实就是,这样的东西,再配以无比猎奇的标题,可以得到赞,可以吸到关注。既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又还可以变现。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不出于自己的热爱,而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不值得读的。这也是我大概半年多之前,取关 Chivn 的原因,就是觉得他写的东西,眼球导向越来越重了,我个人更喜欢看的是,他早先那些,虽然很多逻辑上并不严密,但满满都是湿货的个人主义鸡汤。

知乎上的读者就是喜欢猎奇,就是喜欢用最短的拉泡屎的时间,读一篇能拿来在与四波不同的人的晚餐桌上当谈资的「干货」。

可这三手四手的干货,还被尽可能地缩略,为了让你以你那贫乏的阅读力,也能在那一泡屎的时间内读完,读来又有什么鸟用?


想要成为一个眼界真正开阔,充满乐趣的人,倚靠知乎能做的事情,就是读湿货。

读王诺诺的文章,读不鳥萬如一的文章,读闻佳的文章,读梁边妖的文章,读张公子的文章。

读别人的感性认识,读别人的主观评述,知乎社交属性的用处就在这里,你认识的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答主,你还会从知乎追到其他平台去读他们的东西。

至于客观的背景,Google 绝对比知乎更好用。而且更多的时候,想要真正读懂「干货」,还需要你去找来一手的、翔实的,还很可能是非中文的资料来读。


我接触过很多国内的小媒体,各种不同的领域,做个微信公众号,底下一群大学生兼职小编,每天想个话题,百度搜一下,到处扒点「材料」,然后东拼西凑,写成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一推送,几千个阅读。每天通过考核阅读量,考核这些兼职小编的 KPI ,你应该能想象这些人会用尽什么下三滥的方法来吸引眼球。

这样的文章你们猜多少钱一篇?

其中的大部分,千字稿费不超过 50 元。但只要你写的是中文,你做了导流,这样的东西,公众号一推,同样有人看。

这样的产业,其实就像树状的人体蜈蚣一样,一个很简单的东西,被翻来覆去地引用,演绎,前一媒体吃进去拉出来,后一个媒体又吃进去,长此以往。


而知乎上很多大 V,写的东西的性质,跟这些公众号文章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他们的眼界往往要高一点,原料是来自于国外的网站,已出版的小众书籍。

这些东西存在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们太喜欢读「干货」了。太喜欢读普遍适用的道理,太喜欢读零门槛的知识了。

所以才会有 KPI 化的知乎,所以才会有嗷嗷待宰的「市场」,所以才会有你们,浪费了时间,还觉得扒皮一两个答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拒绝唾手可得的「干货」,世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