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kirk》:当战争中的他们不再是英雄或蝼蚁

《Dunkirk》:当战争中的他们不再是英雄或蝼蚁

我不是诺兰粉。

从早期的《Insomnia》,到《The Prestige》、《Batman》系列,到《Inception》、《Interstellar》,诺兰成就于炫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其叙事技巧所吞噬,是一个很难让人体会到其电影背后的精神力量的一个电影人。相比常常被拿来与之相提并论的大卫芬奇,我更喜欢后者在很多电影上通过电影形式所表达的想法和态度。
但看完《Dunkirk》,至少在我的心中,诺兰终于完成了他的这最后一步之跨越。

同时作为导演和编剧的他,终于放弃了他最喜欢的「通过叙事技巧来体现一种『精密巧妙感』」,而是拿出了一个没有强烈的戏剧感但能给观众精神上以重锤的《Dunkirk》。


尽管用了经典的碎片式插叙,但《Dunkirk》讲了一个素直的故事。

如果再让我看到说《Dunkirk》「烧脑」的评论,我可能会报警。

诺兰和「烧脑」这个词,已经被中国观众以及电影自媒体玩坏了,一旦碰到非顺叙的电影就大呼烧脑,而诺兰又恰好是「碎片式插叙」的形象代言人,所以诺兰就很自然地跟「烧脑」捆绑在一起了。

同时作为编剧和导演的诺兰,所最擅长的就是通过碎片化的叙事,来慢慢揭露一个错综复杂的悬疑故事,到电影的结尾,让观众一边「恍然大悟」、一边又「细思恐极」,这个技法在《Inception》结尾的那个似倒非倒的陀螺上被演绎到一个极致。


但《Dunkirk》没有悬念,作为一部还原历史的电影,观众从第一秒钟就知晓了故事的结局。而《Dunkirk》甚至更进一步,用一种「去戏剧化」的思路在写剧本。这个剧本里没有主角、没有反派、没有因果、没有情节的高低起伏、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诺兰没有试图通过情节去表达任何东西,而是用力创造了一种「无常感」。

这种「无常感」体现在堤上的法国人纯粹出于偶然被海浪卷走、船上的年轻人因为意外撞到后脑勺死去、英雄飞行员耗尽燃油之后在情节的最高潮被俘。


《Dunkirk》的故事的素直的,正是因为这些情节看似毫无意义,根本没有构筑起任何的戏剧冲突,才给观众营造出了一种「事实感」。没有理由,这些事情被叙述出来似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是发生过的历史、真实存在过的事实。

《Dunkirk》中没有奇迹,在战争中,生命如流星划过天际般转瞬即逝,但诺兰并没有把这样的牺牲虚无化,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处理这些人的前世今生,尽管他们死得卑微,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如蝼蚁般被碾过。


战争之中无正义,战争之后无赢家。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晓战争背后的本质是利益之争,但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被包装成了民族之争、意识形态之争,甚至是更艺术化的正邪之争。

所以战争片的经典范式就是,从嚣张的反派令正义的一方陷入绝望,大量的人如蝼蚁一般被碾死,到意志觉醒,英雄诞生,再到最终英雄造就奇迹、正义得到伸张。


而《Dunkirk》与上面所说的这些东西没有丝毫的关系。它没有描写任何一个反派,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德军的出演。站在二战的战胜方,盟军的视角,它选取的是这样一段英军从法国撤离的历史,全片看完你很难把盟军的形象跟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划上等号。

《Dunkirk》中花了一定的笔墨去描述盟军的「消极面」,无论是前半部分英国人不让法国人撤离、被救的士兵阻止小船去 Dunkirk、躲在荷兰人船舱里的士兵们在危难关头先起内讧,都是在旁观者看来令人不齿的行径。

但《Dunkirk》同样也没有指责这些战争中精神上的变态,而是将它们和痛苦、挣扎,以及最后人性的回归,意志的胜利,全部混合在一起。意志与本能的搏斗,是《Dunkirk》的主题。

而我想诺兰试图表达的,也包括「战争之中,一切正义与人性,最终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失位、扭曲。」的事实。


《Dunkirk》围绕这 30 万人的大撤退选取了三个特写。全片有 70% 以上的篇幅都在描写盟军的恐惧、无助、扭曲、绝望。这样的特写无疑展现了,即使作为战胜方,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无尽伤痛。

这是《Dunkirk》最宝贵的精神内核,它关注的不是意识形态,不是盟军的英勇善战、德军的气焰嚣张,它站在一个战胜者的视角回顾历史,却一直在试图反思战争所带来的伤害与痛苦。

战争之中无正义,战争之后无赢家。


Zimmer 配乐的绝妙之处,显露于音乐安静下来的时候。

我同样不是 Hans Zimmer 的粉丝,我甚至并不不喜欢 Hans Zimmer 这种「重氛围轻旋律」的配乐理论正在好莱坞变得越来越流行。

看完前半部分电影,我已经被配乐加上电影本身音效的狂轰滥炸弄得已经很烦了,耳朵也开始疲劳了。当几条故事线都进入高潮,音乐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嘈杂,越来越尖锐,被情节紧紧慑住的我已经无暇顾及其配乐的存在了。


而当最终的情节到来,船只靠岸、士兵们迷茫又慌张地挤入火车,音乐安静下来,有旋律的切入,就是那么一瞬间,「劫后余生」感就如潮水一般冲上来了。我终于感受到了《Dunkirk》在声音艺术上的妙处所在。

Zimmer 的配乐让人很容易代入战场,主要由轰鸣和啸叫组成声音塑造的紧张感控制了一切,让你带入那种人的本能决定一切的时刻,最后又一把放开,弦乐切入,让你回忆起人性和意志。这绝对是两三年之内我体验过最棒的电影配乐之一。

作为一个「旋律推崇者」,我很少被那种不是由旋律主导的音乐打动,但《Dunkirk》的最后还是让我不能自已地流泪了。


大巧不工,大音希声

《Dunkirk》不是诺兰最擅长的那种「经过精心把控、精确计算的」电影。三个片段的穿插除了让决定他们命运的关键时刻重合之外,其实并没有其他戏剧上的作用。


在摄影上你看不出来其想要刻意去表达的东西,《Dunkirk》试图还原的是「现场」的体验。

在 Dunkirk 海滩上的时候,大量的手持摄影,抖动摇晃,镜头常常跟随着士兵的视线,跟着敌机从海滩的一头到另一头。

在小船上,围绕四个人展开的小品,很多细节都通过固定的特写来完成。而在空中,诺兰一点也不想回避飞行员可能看到的美。即使战斗再危及、再紧迫,队友刚刚被击落,诺兰还是给了几个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长镜头,这是这部电影里少有的让观众觉得神经能够放松的时刻。


这样的在制作上尽量不加修饰、不加计算、不加干预,进一步强化了观众在银幕前体会到的「事实感」和「现场感」。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制作的思路、哲学,恰恰跟《Dunkirk》试图塑造的战争完美重合了。战争的残酷其实从来不需要人为地去塑造,《Dunkirk》尽量忠实的还原,比任何一种「传统战争片范式」都更能展现战争真正的主题和内核。


《Dunkirk》绝对是诺兰的一次跨越之作,从年轻时期对技法的追求,不断试图通过戏剧的构筑让观众感受到「巧妙」,到这一次,通过简洁的,不加修饰的技法,来阐述一个极有分量的精神内核。而这恰恰是我对《Interstellar》不尽满意的地方,这样的一次回归,刷新了我对诺兰的认知。

《Dunkirk》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即使其立足于作为战胜方的盟军,它所关注的并不是盟军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关注他们的痛苦和挣扎、他们的扭曲和坚守、他们的人性和意志。

之所以说《Dunkirk》颠覆了战争片的经典范式,就是因为诺兰镜头下的人们,既不是毫无意义的蝼蚁,也不是所向披靡的超人。这样的一个个普通人,唤醒了同为普通人的我们对战争的意识和觉悟。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反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