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一场重塑信仰之旅

《三块广告牌》:一场重塑信仰之旅

在今年奥斯卡提名影片中,《3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算是我最期待的一部。本来准备在 iTunes 上买来看,之后发现有引进计划,所以就一直等到其上映才去看。

我不知道《3 Billboards》是否可以真的夺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但如果事实如此,那这将是自《Birdman》之后我认为最好的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西部精神的演绎与解构

《3 Billboards》在影片开始的第一秒就带着一股浓烈的「西部片」味道。愤怒的母亲 Mildred,认为奸杀自己女儿的凶手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落网,背后的原因是警察的不作为。所以她变成了一个孤胆英雄,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亲自挑战、督促那些「旧权威」,来伸张自己所认为的「正义」。


电影前半部分的一个小高潮就是神父来到 Mildred 家里劝其撤下广告牌,结果刚提到广告牌,就被 Mildred 如左轮连发式的一连串逻辑可笑却针针见血的反喷给弄得下不来台。

这段戏中有一个细节,神父提到 Mildred 其实曾经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但自从女儿被杀之后,Mildred 就再也不去教堂了。女儿的死,让旧时代的信仰在 Mildred 心中轰然倒塌,在传统白人社群精神领导下的警方也好,代表教权的教堂和神父也好,它们无法找出凶手,无法拯救自己的女儿。

这样的一个环境对于 Mildred 来说无异于「礼坏乐崩」,所以她只能用冷酷和愤怒武装自己,试图用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这是导演把上个世纪的西部精神放到新时代的背景下所做的一次重构和演绎。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一度以为这就是一部现代的「西部片」,讲述一个母亲如何在今天靠着一己之力冲破一切阻碍,完成英雄式的救赎。

但《3 Billboards》的故事内核比这要深得多,仅仅在前 20 分钟,Mildred 的英雄主义就被其偏激的言论和举动彻底否定了。


左与右:谁能拯救世界?

《3 Billboards》的核心主旨其实特别简单,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样一个被发达地区丢弃在身后的美国中部小镇,到底秉承着何种信念、遵循何种行为处事的准则,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当宗教、民族都不再值得依靠,美国人如何寻找新的信仰?这是《3 Billboards》提出的问题,更是今天的美国社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Mildred 的答案是激进的、偏激的、反传统的,虽然她不是那种典型的左派嬉皮士形象,但遭传统白人社群背叛的她无疑具有自由派的精神。

保守派警察 Dixon 则是右派的代表,种族歧视、恐同,家庭环境的破败更成为了其易怒性格的催化剂,越是脆弱、越是缺乏安全感,他就越是要抱紧身边的一切权威,白人社群、警长 Willoughby,是他仅有的精神寄托。所以他刑讯黑人,并对 Mildred 和广告公司的 Red Wilby 有着极大的敌意。


而影片中段下大笔墨描写,也是人物塑造最成功的警长 Willoughby 则是夹于两人中间的中庸派。他明白种族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禁区,同时又明白,在这样一个小镇的警局中,任用那些保守主义警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他最终成为了 Mildred 和 Dixon 走到一起的纽带,影片中段的那三封信,极大程度地彰显了 Willoughby 作为父亲与丈夫的温柔,作为 Mildred 攻击对象的宽容,作为 Dixon 上司的智慧。


但故事讲到这里,Willoughby 这个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陷阱,我相信自编自导本片的 McDonagh 在写这个剧本最初的时候就意识到了,所以才给了 Willoughby 这样一个结局,使其适时地退出舞台。

因为如果中庸平衡之道就是一切的终极解决方案,那何不从一开始就神化 Willoughby,使其解决掉一切问题就好了。如 Willoughby 这样的中庸者是连接左右两派的纽带,是中间的润滑剂,但永远不会是解决问题的万金油。

在结尾,Willoughby 的预言即使就差那么一丁点,却仍然并未成真,这恰恰就是编剧早已设计好的命运。


互相伤害之后,在废墟上重拾人性。

如果用「起」、「承」、「转」、「合」的结构来看《3 Billboards》,全片的转折点,聚焦在 Mildred 和 Dixon 两人身上。


Dixon 在得到噩耗之后悲从中来,愤怒地冲出警察局,冲上马路对面的广告公司,把帮助 Mildred 立起广告牌的 Wilby 从其公司的二楼丢了下来。而被新来的警长看到,被开除,彻底失去了其最珍视的「警局」的认同。

而 Mildred 呢?在自己的广告牌被人纵火烧毁之后,她的心情也从愤怒,渐渐转为了绝望。

全片她两次去到警察局,第一次是为同事的被捕讨说法,在耀眼的阳光下,音乐也极力烘托出英雄主义的氛围,镜头缓缓跟随者她的脚步向前,无比坚定。
而第二次呢?在问新来的警长为什么不逮捕她之后,她说了一句,「你们会有理由的」,其心如死灰,行为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解决问题(找出杀害女儿的凶手),而变成了单纯的立场之争,你烧掉我的广告牌,我就烧掉你的警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Dixon 读了 Willoughby 留给自己的信,Mildred 在确认警局没人之后向警局丢出了自制的燃烧瓶。到这里,立场之争在到达一个高潮之后退出了舞台。镜头一转,Mildred 看到了 Dixon 从烈火中抢救出的女儿的案卷。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始至终他们就共同拥有这一份好的初衷。

理性和人性,在被埋藏已久之后,终于藉由那一本案卷,重见天日。


其实《3 Billboards》全片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分地 judge 任何一个角色。
左派的、右派的,弱势的、强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也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在剧变的时代里,他们都在试图尽自己所能,建立起新的规则,新的生态,找到新的信仰与依靠。

最后结局的留白更是如此,Dixon 和 Mildred 重拾了人性中积极、理性的一面,重拾了善良与爱,终于能够对过去释然以待。但结局呢?没人知道。世界运转的的规则若是这么简单,又哪里会有那么多争端?废墟的重建前路漫漫,这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归剧情片最初的起点

《3 Billboards》是一部故事驱动一切的电影,所以我这篇从头写到尾,一直在试图揭开其故事的内核,并且也一直在赞扬其情节设计的巧妙。


除去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方式(导演)之外,《3 Billboards》在电影制作技艺上并没有太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摄影、声音制作都很朴素。

至于演员,我一直相信,剧本是可以塑造演员的。同样的演员,在面对具有足够戏剧性又足够合理,写得十分巧妙的剧本时,可以将自己的表演潜力更多地发挥出来。我个人最喜欢的电影《社交网络》就是典型,从 Jesse Eisenberg 到 Andrew Garfield,这些用国内的话说还是「小鲜肉」的演员,都反而被情节塑造得十分入戏。

《3 Billboards》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几个主要角色的演员虽然很有经验,但严格地说并不能算是最顶尖的演员。正是因为角色本身的有机,使演员和角色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最后呈现的效果,从 Mildred、Dixon、Willoughby 三人,到那些外围的其他配角,都具有十足生动的气质。


最近几年,单纯由故事驱动的剧情片已经相对少了很多。擅长玩技巧,无论是叙事、拍摄、特效、剪辑的电影人越来越多,毕竟这样做是更具感官冲击的方式。《3 Billboards》对故事本身的回归,让我对导演 McDonagh 未来的作品又多了几分期待。


最后

我之所以觉得《3 Billboards》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很有可能夺得最佳影片,就是因为它解构了今天美国现实中,自由与保守派的分裂。在这样一场所有人撞得头破血流的闹剧中,其最终选择落脚于人性,并暗示这是当代美国人所应秉持的,新的「信仰」。


这样的「信仰」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至少能让 Mildred 和 Dixon 走到一起,共同驶向未知的远方。

有了共同的梦想,未来就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