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趣味和工具的障碍

人性的趣味和工具的障碍

一个月前,MIT 的 AI 实验室主任 Daniela Rus 教授在公园的 Rebuild 大会上发表了一场关于机器人的演讲。在演讲过程中,她演示了一个视频,内容是两只依照仿生学理论设计的柔性机械手,能够完成「拧灯泡」这样一个对于机器来说难度相当高的操作。在演示中,有两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个细节是,这个「机器人」拧灯泡的动作流程完全是模仿人类的:捏住灯泡,拧一圈,松开手,旋转复位,再捏住,再拧一圈。开发团队罔顾了作为机器人的它,「手腕」转轴可以无限 360 度旋转这一特性。其完全可以连贯地将灯泡一次性拧紧,而不需要进行无谓的松手、复位、再拧。

另一个细节是,MIT 实验室的教授和研究生们,给这个仅仅存在于实验室环境下的「机器人」装了一个 iPad 作为「脸」,还在 iPad 上用简笔画的方式,给它画上了抽象的五官,表现出一个很难说是简单还是复杂的表情。


两年前,我写了这篇文章,批评了包括 Siri、Google Assistant 在内的众多「智能语音助手」,都在试图以一种「人」的身份进入到用户的生活中,但它们对人的模仿又是如此蹩脚。这最终导致了我们与「语音助手」交互时的错位,我们不知道是应该简洁地对它下命令,还是应该自然地与其交流。

两年之后的今天,Shortcuts 证明了我这种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苹果正试图让你用一个简单且可自定义的词语来命令 Siri,将 Siri 从一个类人的「助手」变成一个能接受「指令」并严格执行的输入端口。可以预见的是,这会给 Siri 的工作效率带来一个极大的提升,你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命令 Siri 做更复杂的事,其「工具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但我却开始反思自己两年前的观点。

无论是用 iPad 给机器人安上一个「脸」,还是使 Siri 在声音和语法上「像一个人」,都恰恰是人性投射到「物」上的结果。我们会给宠物狗,甚至是毛绒玩具熊起名字,为一切我们喜爱的「物」赋予人性的色彩,将它们囊括在「人性之爱」的范畴中。这种情感的投射和共享,成为了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人性的趣味,使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的喜爱,能够最终反哺我们的人性。而在唯物主义主导一切的中国,我们都很缺乏这种情感投射的能力。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无论「用一种更像人的方式去拧灯泡」还是「更像人的 Siri」,这样「类人」的运行机制都切实地伤害到了效率。我们赋予作为工具的机器人和 Siri 以人性,这种「人性」最终却在它们成为更好工具道路上成为了一种障碍。毫无疑问,当这样一个机器人走出实验室,真正量产并投入到实际使用中的时候,其「人性」的部分是会被拿掉的。苹果也没有为了保护 Siri 的「人性面」而放弃 Shortcuts。


因为这件事最终关乎的,还是我们自己。

不具有生命的「物」是无法真正获得人性的,至少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前是这样。这件事真正的意义在于,「物」的存在像一面镜子,它们被赋予的人性,是我们自身人性的投射。我们需要做的,其实是在进行了这种人性之投射之后,感受其在我们心中引发的绵延之回声,并最终使我们自身的人性变得更为健壮。

两年前的我,试图用 C-3PO 来代指一种「机械却高效的工具」。我当时没有意识到,C-3PO 机械的声音和僵硬的躯体背后,其实藏着幽默、忠诚和智慧。它们恰恰是制作组向 C-3PO 的金属躯壳中灌注的伟大人性。而这或许也就是「工具」要去往的终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