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音乐的终极秘诀

⭐️ 数字音乐的终极秘诀

(本文首发于 TAN。TAN 是动点科技旗下产品,用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视角聚焦全球科技互联网领域的现象剖析。TAN 不记录科技事件,TAN 只测量和你有关的科技进程。 )


「Well, we love music. 」

乔布斯在 17 年前通过这样一句话引出了之后风靡全世界的音乐播放器,iPod。当时的乔布斯「口出狂言」,称无论是索尼这样的大公司,还是 Creative 这样的小公司,都没有找到「做好数字音乐的秘诀」(the recipe for digital music)。然后他说,苹果能找到这个「秘诀」。

2006 年,这场发布会的影像被上传到 YouTube,上传者将它命名为「Apple Music Event」。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苹果从未真正「统治」过数字音乐行业。2003 年,苹果上线了 iTunes Store,与之相伴相生的,却是唱片业遭受重创的 10 年。今天 Apple Music 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相比 Spotify 也仍有差距。

但这掩盖不了的事实是,苹果已经找到了「数字音乐的终极秘诀」。在 2018 年的今天,如果你(真正)喜欢音乐,离不开一个数字音乐平台的话,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广义的 Apple Music。


效率和音质

Tim Cook 在一次采访中说,数字音乐所关乎的,不应是「冰冷的比特」(bits and bytes),所以 Apple Music 要注重「人」的重要性。但在 20 年前,想要做好一款数字音乐播放器的第一步,恰恰关乎「冰冷的比特」。

乔布斯展示了这样一张表,来解释 iPod 如何能让用户以相对低的成本,随身携带更多更高品质的音乐。


从 iTunes Store 上线之初,苹果就希望用合理的效率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乐。

最早的 iTunes AAC 是 128kbps 码率,之后逐渐进化到 192、256kbps 并一直沿用至今。作为一种更高效的压缩格式,AAC 在同等码率条件下有着比 mp3 更好的音质。各种参数都表明,256k 的 AAC 音乐在质量上要好于 320k 的 mp3。

256k AAC 是苹果为 Apple Music 设下的黄金标准,之所以要将它和 320k mp3 放到一起比较,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现代音乐制作体系下做出来的音乐,320k mp3 和无损之间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在消费级设备的条件下,几乎没法听出一耳朵的区别。各种「金耳朵」测试里,即使是少数对耳机发烧有兴趣的人(比如我),也需要「反复对比」,才能听出 320k 和无损的区别。

时至今日,Apple Music 体系里已经没有「无损」这个概念了,即使你将 Apple Lossless 文件上传到 iCloud Music Library 里,苹果也会将这些文件自动匹配成 iTunes 里的 AAC 文件,或者转制成 256K 的 AAC 储存。


所以这是否意味着苹果不在意「音质」呢?事情也并非如此。

让音乐文件文件拥有合理的大小,保持一种高效,是苹果设下的底线。在此基础上苹果做了很多更复杂的事,让 Apple Music 能有更好的「音质」。

一个做法就是直接到唱片公司去,用第一手的母带转制 AAC,而不是通过 CD 进行转制,尽可能减少无谓的损失。今天有不少的音乐,你去拿 Apple Music 上的版本,和其他一些数字音乐平台上号称「无损」的版本进行比较,甚至会出现苹果的 256k AAC 好于「无损」的情况。因为很多所谓的「无损音乐」本身就是由有损的资源转制来的,而苹果的一切资源都是直接由唱片公司提供的。此外,苹果也给音乐发行制作公司提供了音频转换软件,让他们能更方便地将自己的音乐以高质量的形式分发到 iTunes 上,这些文件都经过音乐制作人的把关认可,自然在质量上有所保证。

另一个做法则更隐性也更深度。Apple Music 现在会针对不同的歌曲进行定制化的 EQ 调节。当你用苹果的硬件播放那些调过的歌(比如苹果广告里用过的歌和 Today at Apple 歌单里的歌)时,听觉体验会有一个整体的提升,无论是解析度、声场还是三频的质感都变得很不一样了。如果你用的是 iPhone XS (Max)、带 T2 芯片的 Mac、iPad Pro 等设备的自带扬声器或 HomePod,这个感觉还会更加明显。苹果在今天追求的已经不只是「还原声音」那么简单了,它目指的未来是「hack 声音」,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在不给用户增加负担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声音。


「用苹果设备听音乐的人大多不会是发烧友」,苹果深谙这个道理。

在数字音乐的秘诀里,苹果一直默念着「效率第一」,它明白用户不希望自己的设备里只能装下很少量的无损音乐,预设用户会用 iPhone、Mac 和 iPad 自带的扬声器听歌,针对这些场景进行音质优化,将耳机佩戴的舒适度和方便性摆在第一位。

表面上,Apple Music 这一整套体系是如此简单,用户根本没有特别多的选择,但冰山底下,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奇迹。


便捷和协同工作

「效率第一」的思路,让苹果对「便捷」这件事一直有着孜孜不已的追求。

从初代 iPod 问世开始,「便携」就是 iPod 的产品主旋律。可以装进牛仔裤口袋的 iPod classic,可以装进牛仔裤口袋上方「小兜」的 iPod mini 和 iPod nano,可以夹在领口的 iPod shuffle,乔布斯通过 iPod 不断向世界强调,「让音乐更易获取」是苹果的重要使命。

后来,你仍可以将 iPhone 装进口袋,并通过它随时聆听 Apple Music 上的 4000 万首歌。正如乔布斯所说,iPhone 是一台「触屏 iPod」,时至今日,耗费我 iPhone 电量最多的 App 仍是「音乐」。

再之后,Apple Watch 让你可以把自己的音乐库戴在手腕上,AirPods 占据了之前属于 iPod nano 的「牛仔裤小兜」。苹果对「便捷性」的多年耕耘,最后打造出了一套可以无缝浸入你生活中每个场景的系统,让 Apple Music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触手可及。


在不少人的记忆里,最初使用 iPod 的体验是相当麻烦且令人困惑的。

你需要在电脑上安装 iTunes,把音乐文件「拖」到 iTunes 里,将 iPod 和电脑连接,然后进行「同步」。当年市面上其他的 MP3 播放器,都允许用户在 WinPC 上用资源管理器像管理 U 盘一样去增删歌曲。苹果之所以坚持在自己的系统里采用「同步」这一概念,是因为它认为不同的设备应当能够「协同工作」,提供相同的体验,用户在 Mac、PC 上的音乐库,应当等同于他们在 iPod、iPhone 上的音乐库。

这一概念是如此先进,以至于它成为了今天整个 Apple Music 系统设计的宝贵遗产和宗旨。


今天的 Apple Music 体系里的 iCloud 音乐资料库,正无时无刻不进行着一种「同步」。

你在 Apple Music 里的一切行为,包括收听记录、歌曲增删、喜欢、评分,都会被同步到你的所有设备上。无论是 Mac 还是 iPad,iPhone 或 Apple Watch,HomePod、Apple TV 以及 CarPlay。如果你所有的硬件都是最新的,你还可以用「Hey, Siri」唤醒它们,命令它们播放任何音乐。

硬件 + 软件 + 服务的协同工作,使整个 Apple Music 包括 Siri 在不同设备上有了「几乎一致」的体验。苹果也在不断推动这种「一致性」变得原来越严密且完善。


尊重与热爱

在苹果进入数字音乐领域的 17 年里,音乐不再是一门好生意。

Napster 所带来的「线上音乐,想听就听」机制,几乎摧毁了「购买音乐」这个概念。时至今日,有大量的人不愿意为音乐付费。国内的音乐流媒体平台仍然高度依赖着免费的模式,放眼世界,同样有相当多的人在用着免费的 Spotify,以及选择在 YouTube 上听音乐。


苹果的选择是,尊重音乐本身的价值。

伴随 iPod 而生的,是一个线上的「唱片店」,iTunes Store;很长时间内,iPod 的包装上都印着「Don’t steal music.」的忠告;从第一天开始,iPod 用户无法把歌曲从 iPod 复制到电脑上,这是苹果为了打击盗版所采取的措施。即使当时的苹果仅仅是一个硬件制造商,人们用 iPod 听盗版音乐,并不会对苹果造成什么损失。

在唱片销售节节败退的 10 年里,苹果连续十年举办了 iTunes Festival 音乐节,与音乐产业一起试图扩大流行音乐的影响力。而对于订阅制这件事,苹果比 Spotify 晚了 9 年,直到 2015 年才选择推出 Apple Music,走上包月这条路。也恰恰是从 2015 年苹果入局开始,整个音乐产业开始走出低谷,迎来了新的增长。

包括今天 Tim Cook 和 Eddy Cue 常常强调的人力 curation。苹果要做 Beats 1,要做手工挑选的歌单,要跟艺术家合作搞更多新形式的新内容,比如 Carpool Karaoke。这一切都是要建立一种连接,一种听众和作品之间的连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音乐是一种商品,听众就是消费者。但如何从商品的表象下挖掘出其内涵的艺术和美学属性,是苹果所在意的事情。


对音乐创作、表演以及 curation 的尊重,是苹果从第一天开始就非常在意的事。乔布斯不是什么不懂人文艺术的「机器人」,他从最初就对音乐和艺术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切都借由产品,成为了苹果 DNA 的一部分。

到最后,这件事所关乎的已经不完全是产品的体验了。苹果想要做的,是与整个创作生态达成某种共生,甚至帮助其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达成产业、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共赢。而这才是我选择 Apple Music 的最根本原因。


终极秘诀

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因为接受了慢速散瞳检查,我在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畏光,无法用眼。所以在那一个月里,我只能躺在床上,通过两盘磁带度日。其中一盘是 S.H.E 的《奇幻旅程》,另一盘是蔡依林的《城堡》。这段经历,让音乐成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我开始成了学校旁边音像店的常客,会省一个星期的零食钱,以换回一张正版磁带。再之后,我的音乐播放器从复读机换成了 CD 机,MP3,MP4,直到我开始学会用 iTunes 并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 iPod。

从那个 iPod classic 开始,我在这个「坑」里越陷越深,iPhone、iPad、Mac、Apple Watch,HomePod 都成了我用来听音乐的设备。我在 iTunes Store 上买数字唱片,订 Apple Music,把实体唱片抓出来传到 iCloud 音乐资料库……这一整套音乐的体验变得越来越完善,直到今天。


根据 iTunes 记录的播放次数,我在苹果这套数字音乐系统里听歌的总时长加起来接近 10000 个小时。10000 个小时的陪伴和记录后,Apple Music 自然也成了「最懂我」的音乐服务。

数字音乐的终极秘诀,the recipe for digital music,乔布斯许下这一愿景,苹果花了 17 年的时间将它从某种理想和概念,一点点变成现实。它不仅在商业层面为苹果带来了利益,在产品层面为用户提供了绝佳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在这个后资本主义的世界里,我们仍可以令商业、技术、人文、艺术之间,达成某种共生共赢。

这既是数字音乐的终极秘诀,也是苹果的在处理很多问题时给出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