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力摇尾巴,就会让你变得更像狗一点

你用力摇尾巴,就会让你变得更像狗一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体重减少了 23.65%。

几乎每一个人看到我,都要发出惊叹,为什么瘦了这么多。「询问体重」从之前的冒犯变成了一种称赞。我自己也开始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向每个感兴趣的人分享我减重的进度。毫无疑问,体重这个数字的减少让我感觉很好,每隔三五天的清晨,我都站在体脂秤上享受这样的时刻,看着那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探向一个新低。


小苹果对这件事却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在第 1 期《交差点》中她提到了现代人这种过度量化自我的做法,并怀疑这会导致我们过于关注父性爱,而失去了我们自身的自尊和自信。之后我又和她继续探讨了这个问题。她的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我是觉得父性爱(有条件的爱)可能是有问题的,人们会过度关注别人的想法,自己的价值基于别人是否认同你做的事情。你有一个预设值,只有达到了才感觉良好。而量化自我让这种这种「价值评估」更容易实现,貌似只有达到了某件事,我才有价值。

无条件的爱在我看来更健康,你的价值、你的自尊不来自外部,来自对自己的自信。


猫和狗:内部和外部的驱动力

硅谷的老一代创业者 Jaron Lanier 写了一本书,用「猫和狗」来形容两种不同的生活机制。他认为猫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轻易听从主人的使唤,狗则是可以,甚至很容易被驯化的。而当今的各种互联网产品,就正在塑造着人们的反应和行为机制。将我们变成有着固定可预测行为模式的,会摇尾巴的狗。Jaron 呼吁人们应当让自己变得更像猫而不是狗,Tim Cook 更是在接受采访时称:「我担心人们会越来越像机器一样思考。」

这种影响远不只来自于互联网。我们的行为和表现,从小就被父母严格地控制着。吃「正确」的食物、说「正确」的话、有「正确」举止,只有一切都「正确」了,才能成为最棒的「乖孩子」。上学之后,分数定义了我们的价值,纪律控制了我们的情感,环境塑造了我们的美学。可以说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一直被外部的标准所定义,在追求外部认同以及父性爱的路上狂奔,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我从小就是那种「还算听话」的小朋友,当我被拿到外部的标准下进行衡量时,大部分时候都能获得一个不错的评价。但我开始慢慢的意识到,即使自己被外部的期待和量化驱动着,达到了某个及格线,我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让我体会到乐趣的东西,让我感觉自己的人生拥有了意义的东西,从来都不是最被外界所认同的东西。我希望认知世界和发掘自我,进而在形式上将精力投入写作,试图丰富自己的视野,这对外界来说都是根本不重要的事,但这些东西最终成为了我意识内部的驱动力。

完全基于外部期待的我们,或许能够更轻松地获得一种明确的认同,但这种依靠外部认同所搭建的自我永远是脆弱的。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因为某种客观因素在外部的标尺上一下跌落,更不知道外部衡量的标准是否会发生改变。而真正的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内部的自我认同,这就是「拥有强大内心」的含义。


有朋友抱怨在中国「做女生」太难了,你需要有标准的身材,标准的脸型,标准的五官,甚至连屁股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因为它决定了你的生育能力。与这种「标准」相伴相生的,自然就是各种美颜相机、范式化的潮流、以及正渐渐风靡的整容。她已经长得很好看了,但她还是羡慕在美国的那些白人同学,羡慕她们的自由,以及走在路上从里到外散发的那种自信的气质。

我不是说作为人的我们需要忽视掉一切外部的期待,这样做未免也太过虚无了。但我们的确需要想清楚一个先后顺序,明确自己想要达成的是什么,想要改变的是什么,在暂时屏蔽掉一切外部干扰的情况下,找到自己内心能够充分认可的方向。


量化自我:被数字定义的价值

从人生中第一次考 100 分开始,我体会到了「数字」能给我带来的快乐。当社交网络的时代彻底笼罩在我们头顶,量化更是开始变得无处不在。

你获得的点赞数、粉丝数定义了你受欢迎与否,每年消费了多少钱定义了你生活质量的高低,摄入和消耗的卡路里定义了你是否健康……自我量化和消费主义随影随行,我们用消费品以及其背后用金钱定义的价值来武装自己,同时也消解了自身真正的价值所在。

核心问题还是这种由他人定义的,外部的量化标准太廉价、又太脆弱了。你在意的那些数字如股票价格般涨涨跌跌,你的心情也不可避免地被数字所左右,看到有人点赞便觉得开心,这个月的访问量不如上个月高便觉得失落。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吗?


你忘记了自己最开始的初衷,开始只是单纯循着数字的轨迹向前,最终到达的地方,与你最初的目标相去甚远。就好像大家觉得只要考到某个分数就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收入超越某个中位数就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但实际上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而量化的价值又往往不具有持续性。当数字产生起伏的时候,你不免会产生怀疑,觉得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而这种对自我的怀疑一旦开始蔓延,任何数字上的变化,或许只是简单地波动、停滞,甚至是增长速度的二次导数的变化,都会让你的动机产生动摇。


被无限量化的世界让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失败、面对跌落。刷不到的托福成绩、降不下去的 BMI、清不完的购物车和涨不上去的收入。这是现代社会一切焦虑的来源,当你连电脑开机速度都只能击败全国 30% 的用户时,你必须加倍努力才行。但你追赶的到底是什么?你想满足、迎合的是谁?你的目的地是哪?所谓自我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真的仅此而已吗?


Mind over matter

最初的时候,我是很清楚地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改变饮食和运动的。无论是 fasting 还是运动,这两件事让我的思维变得活跃,效率变高,获取到更多灵感。作为一个创作者,这是我通过改变自己的生理机制来扩增自我的方式。而由改变饮食和运动所引发的减重又的确使我变得更健康了。所以减重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是有很强的内部驱动力的。

但外部的影响依然太强大了。听着周围人的称赞,看着体重数字一点点降低,这种来自外部的认同是更显性的,更确切的,更毋庸置疑的。尽管在运动、改变饮食、减重这一系列的事情上,我内心的动力和外部的期待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但我仍然开始警惕,因为我的生活一定不只包括减重这一件事,还有更多处于模糊中间态的事情,需要我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能想到对这件事的一个最高度总结,大概就是那句最早诞生于 19 世纪的话:Mind over matter。

每每当我们忍不住因为外部的期待,兴奋地摇起尾巴,就是我们把自己的人格「犬类化」的时刻。而不断强化自己的内心,摆脱掉这种外部的控制,让我们能够保留人性。用意识驱动自身的行为,把握住自己的自尊、自信以及自我价值,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观塑造过程。外部的期待和量化的标准会一直存在着,但如何在多样的世界中通过认知自己、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内涵,是让我们在时代流转间,确保自己生命还有意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