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rPods (2019) :更像「空气」

🔥 AirPods (2019) :更像「空气」

(本文首发于 TechCrunch 中文版

把时间拨回到 3 年前的那场 iPhone 7 发布会,Phil Schiller 上台,解释苹果为什么最终决定「取消 iPhone 上的 3.5mm 耳机孔」时,台下几乎一片死寂。这个决定太突然了,牺牲也太大了。紧接着,他向世界宣布,苹果找到一个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AirPods。

但人们不喜欢 AirPods。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容易丢、需要充电、蓝牙音质的耳机,居然要价 1200 元。作为耳机,AirPods 提供的体验与免费的 EarPods 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愤怒的人群冲向 YouTube,给 AirPods 的产品视频点「踩」,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从 AirPods 公布到发售的三个月里,有一半以上的人给那个视频点了「踩」。

三年之后,几千万的销量让 AirPods 轻松成为了史上最成功的无线耳机,而且它也是这三年内最备受好评的苹果产品之一。至于那个产品视频?结果变成了 75% 的赞对上 25% 的踩。

我买新款 AirPods 的原因很简单。我的初代 AirPods 在经历了两年的摧残,包括每天的重度使用,外加数次落水之后,已经相当不堪,续航上不再能满足我需要。我并没有对 AirPods(2019) 抱什么很大的期望,毕竟这两代耳机看起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一个周末之后,我发现它们其实不太一样。


声音 & 连接性

新 AirPods 的声音,和前代没有任何区别。

作为耳机,AirPods 的音质当然算不上「Hi-Fi」,但这并不重要。因为 AirPods 不是一副耳机,它是一副可以时刻戴在耳朵上的音频 IO 设备。与其说你用 AirPods 听歌,不如说你是用 AirPods 接收苹果设备发出的一切声音,同时让它感知你发出的声音。

无论你是用 iPhone 听歌,用 iPad、Mac 看视频,用 Apple Watch 打电话,AirPods 可以轻松接管这一切音频的输入输出。它要取代的不是你的 Hi-Fi 耳机,而是这些设备的默认扬声器。当我想要坐下来认真听一张专辑的时候,我会插上我的 Hi-Fi 耳机来听,甚至用我的黑胶唱机来听,这个场景根本不属于任何蓝牙耳机。所以对 AirPods 来说,音质并非最重要的素质。

AirPods(2019) 从 W1 芯片升级到了 H1 芯片。Twitter 博主 Brian 在拆解分析后,声称这颗 H1 芯片的算力与 iPhone 4 上搭载的 A4 芯片相当,相当于你戴着两个 iPhone 4。这个说法挺可疑的,同时这种比较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两者产品形态完全不同。但归功于新的 H1 芯片,新 AirPods 的连接速度和成功率的确有所提升。

具体来说,我之前的 AirPods 在从 iPhone 切换到 Mac 时有 20% 的概率会失败(这跟我房间里复杂的无线信号环境有关),新的 AirPods 则在一整个周末的时间里还未曾失败过一次,切换速度也有明显提升。从 iPhone 切到 iPad 和 Apple Watch 的体验也比之前顺畅了不少。

对 AirPods 来说,「连接性」是比「音质」更重要的性能,是它木桶的短板所在。新的 AirPods 改进了之前不顺畅的连接体验,使 AirPods 可以更轻松地流动于各个设备之间。虽然距离真正的「零延迟切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改变总是好的。


Hey Siri & 无线充电

你真的需要 AirPods 也支持「Hey Siri」和无线充电吗?

在用到新 AirPods 之前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我喊一句 Hey Siri,我的 iPhone、Apple Watch、iPad Pro、MacBook Pro、HomePod、CarPlay 都能听见,它们甚至常常因为抢着回答我而互相打架。这种环境下,我为什么还需要 AirPods 也能听见?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 AirPods 的听力最好。当你几乎可以一天 24h 戴着它时,它是离你的嘴最近的设备,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它。工作的时候设个 20 分钟的番茄钟,运动的时候换一张歌单,上楼的时候叫它开灯……你不需要掏出 iPhone,也不需要像前代那样抬手轻触两下然后等它反应过来,不需要在跑步的时候抬起手腕对手表说话。它就在你的耳朵上,你只要开口,它就能听到。归功于 AirPods 良好的语音降噪,即使在嘈杂的大街上,AirPods 也能相当完美地听清你的指令。


至于无线充电,AirPower 的夭折让这个功能开始变得有点尴尬。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 恰好都是差不多一天一充的设备。所以在理想情况下,你只要在床头放一个 AirPower,睡觉前把这三个东西往板子上一丢,就能完美解决充电的问题了,不再需要把这三个东西一个个地怼上充电线。在昏昏欲睡的深夜,这种无线充电带来的体验提升理应是很棒的。

但现在没了 AirPower,你需要单独给 AirPods 配一个充电板。AirPods 的无线充电速度很慢,0-100 充满大概两个多小时。相比于有线 15 分钟充满的体验来说,它还是只在「睡前」这个场景有一定的意义。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最终还是买了无线充电的版本。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 AirPods 的无线充电功率很低,所以在一些有「异物检测」功能的充电板上,它可能会被充电板识别为「金属异物」。我用的 mophie 无线充电板 Plus(10w)就出现了这个问题,但同样是 mophie 上一代 7.5W 的板子就没有这个问题。


Air 是什么?

3 年前,AirPods 发布后一周,我体验了苹果送给媒体的第一批 AirPods。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为领先且会引发革命的产品。3 个月后,我在 Apple Store 门口,顶着北京初春的寒风,从一群犹豫不决的黄牛手上,抢到了一副首发的 AirPods。

在这 3 年的时间里,我几乎体验了世面上所有的主流无线耳机。头戴式、颈环式、分体式;平头的、入耳的、主动降噪的……我买了 5 个蓝牙耳机,和一个号称能达到 Hi-Fi 级别的蓝牙接收器。它们中的大部分直到今天都还很新,只有 AirPods,在我每天重度的摧残下,表面遍布伤痕,电池也不太行,已经是伊拉克成色了。

AirPods 设计的第一理念就是让你每天都戴着它。无论是声音、通话还是续航,它都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你 24 小时戴着都不会有任何不适感的耳机,没有线的牵绊,戴久了耳朵也不会痛。总之,你可以一直把它挂在耳朵上,所以才会有「AirPods 是直男们的耳环」这一说。

这是 AirPods 和其他一切耳机的本质区别。所有的「耳机」都是你先想要听什么,再去戴上;AirPods 是你一直戴着,当有声音需要发出的时候,自然就是从它那里流出来。它就像空气一般,让你常常忘记它的存在。

新的 AirPods 继续发扬了这一理念。它现在可以更快更自由地在设备间切换,一直等待着你喊出 Hey Siri,以及随便丢到一个无线充电板上就可以充电,这些改进,进一步弱化了它的「存在感」。新的 AirPods 没有变得更轻、更小,但它更像「空气」了。


从当年乔布斯从信封里抽出 MacBook Air 开始,「Air」就成了苹果词典里,「轻薄」的代名词。the verge 的 Dieter Bohn 在最新 iPad Air 的评测视频里给 Air 赋予了有一层新的含义,他说 Air 就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

新的 AirPods 完全符合这两重含义。它很小、很轻,是适合大部分人的最佳选择。除此之外,它还像空气一般,让你感受不到它存在的同时又离不开它。就像当年 Jony Ive 说的:「Technology is at its very best, at its most empowering, when it simply disappears.(当一种技术被做到极致,蕴含巨大的能量,人们反而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我想这就是 Air 的第三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