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箱丨今天如何评价郭敬明?

有一期播客您提到了郭敬明,而您本人也曾是最小说的读者,能回答下现在对郭敬明的看法吗?比如其电影、小说等诸多方面。

(本问题来自「提问箱」,你也可以用它向我提问)


我在中学时代很认同郭敬明(但大多不是认同他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天赋在于他对策划,设计,运营这三件事的精准把握,他的成功不是作为「主编」或「作家」的成功,而是作为一家出版公司「CEO」、「CTO」、「COO」这三重身份的成功。只是说即使他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也没法改变纸质书(杂志)注定的末日。

要评价他的文学作品,我觉得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幻灭」。郭敬明可能是我所知的最自恋的人,比川普还自恋。他所有的书,本质上都是在写他自己。他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试图建立起一个很大很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友谊、爱情、还是著名作品《小时代》里的金钱,然后在最后告诉你,这些都是「一盘沙,风一吹就散了。」他把自己的弱点都写在小说里,主角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追求这些东西,但最后这些东西都破灭了。(比如《小时代》最后那把火,《悲伤逆流成河》最后易遥的自杀)他的文学作品里,毁灭是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爵迹》失败之后他会出来说「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满意?」

此外,郭敬明玩文字的能力在他当作家的 10 年里没有半点长进。他早期的散文比后期的小说写得其实好多了(我当时很喜欢他在新概念考场里写的《假如明天没有太阳》),这也是我认为在《小时代》和《爵迹》草草收尾之后就不再写书的原因,他在文字方面的天赋非常有限。

至于电影,我觉得没什么好评价的。身处上海的郭敬明早在 2008 年以前就观察到了消费主义大潮的到来,然后恰好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小时代》。只是等到 12 年这波大潮终于彻底席卷了中国所有的城市,《小时代》电影也就应运而生。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需要这样一部电影,因为在《小时代》之前《失恋 33 天》已经火了。郭敬明和他的投资方感知到了这波趋势,用投资的逻辑挖了几个演员。《小时代》在选角上抓住当年的杨幂、柯震东,用投资的眼光看,是教科书级别的。

郭敬明人格的两个关键词是自恋和自卑。这可能跟他的身高有关,跟他在学生时代不够「受欢迎」有关。这导致他一定要不停地用世俗的东西来武装自己,他享受在自己的公司里被「众星捧月」(有很多朋友)的感觉,也享受自己有钱之后买很多奢侈品,在汤臣一品买房子的感觉。《最小说》杂志在最火的时候,每本书里会附赠一张他的个人写真,其自恋程度可见一斑。但他骨子里还是自卑的,所以才会一边向全世界高呼「快看我」,一边又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作品里传达一种清高。自卑者天然的寂寞和脆弱,是他作品里「幻灭」美学的基础。

郭敬明是一个很值得被更深刻研究的人,可惜一方面随着纸质书的式微,《最小说》没了之后,他对外表露的东西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舆论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他打成一个消费主义的靶子,和一个值得被道德审判的靶子(指抄袭一事),加上《爵迹》的失败和乐视的崩盘,他越来越退居幕后。郭敬明本人的人格缺陷,其实恰恰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想要变得「受欢迎」,想要变得有钱,天生有缺陷的我们一边武装自己,不停地在这座名为社会的高塔上试图向上爬,一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觉得又累又寂寞。这是郭敬明所有作品的永恒主题,我很想知道 40 岁的郭敬明能不能给出一个新的答案,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要说郭敬明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我自己人格中自恋的部分,和享乐主义的思想,都跟初中的时候读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不一定是说我从他的作品里学到了自恋和享乐,也有可能是环境催生了我人格中的这一部分,只是和他的作品产生了一些共鸣而已。有时候我不想承认,但这的确就是一种利己。郭敬明和他旗下作家写的,都是很典型的「中等收入者」的焦虑。你的自我实现完全建立在身份认同之上,建立在你的工作职位、人际关系、消费行为之上,所以这种以「享乐」和「幻灭」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作品才会这么有市场。

最近两年,我跟朋友偶尔聊到郭敬明,基本都是把他和咪蒙放在一起做类比。我认为咪蒙根本上就是被磨没了理想,剪断了翅膀的郭敬明。虽然咪蒙自己也是被磨没了理想的咪蒙,郭敬明也是被磨没了理想的郭敬明,罗永浩也是被磨没了理想的罗永浩。这就是从 2008 到 2018 中国最大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