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仇者联盟4:重塑英雄
我不是漫威粉。
原因要追溯到 8 年前。我进影院看的前三部 MCU 电影是《托尔》、《美国队长》和《复仇者联盟》,我都不是特别喜欢。从视觉冲击的角度来说,它们远不如 2010 年初上映的《阿凡达》;从叙事载体的角度来说,它们远不如诺兰拍的《蝙蝠侠》三部曲。不过这也就是一系列漫改爆米花电影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
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惊奇蜘蛛侠》,即使它并不是 MCU 电影。它实在太平庸了,我隔天就把所有故事情节忘得一干二净。再加上之后一系列 XMEN 续作的低劣水准,到 2015 年,《复仇者联盟 2》上映的时候,我对整个漫威 IP 的兴趣降到了冰点。
但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体内还是流淌着「凑热闹」的血液。无论什么大片上映,我都要去看一看。所以我还是走进影院,戴着 3D 眼镜,大嚼着零食,看了之后的几乎每一部 MCU 电影,然后把其中大部分都批判了一番。
看完《终局之战》的首映场,我特别庆幸,庆幸自己在过去 8 年里即使不那么喜欢,也看了所有前作,认识其中每一个角色。因为这一次,《复仇者联盟 4》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从平庸的爆米花电影,蜕变成了一部超级英雄史诗。
人称转换
超级英雄作品总是「第一人称」的。它要营造一种代入感,让观众觉得自己就是超级英雄,满足他们「从天而降拯救世界」的梦。
这种故事范式在特摄片(奥特曼)里被推向极致。它有两波高潮,第一波是危急关头,作为普通人的主角化身英雄;第二波是英雄被反派逼到绝境之后觉醒,用大招反杀。
这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故事范式。反派崛起了、危机出现了,故事的焦点就一直在反派身上,围绕着「如何击败反派」这个终极目标展开,最终的结局当然也一定是正义必胜。
但《复联 4》不一样,前作《无限战争》里反派灭霸已经获得了他的胜利,在《复联 4》故事的开头,托尔又一斧子终结掉虚弱的灭霸,抹灭了「击败反派」这个终极目标。
无限战争之后,无论是钢铁侠、美队、托尔,还是绿巨人、鹰眼、寡妇,都度过了「去英雄化」的五年。钢铁侠和家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托尔自暴自弃,在阿斯加德吃出了巨大的啤酒肚,Bruce Banner 和自己身体里的绿色巨人和解,开始乐于和各种路人互动拍照……
这当然不会是最终的结局。在失去了一半的朋友、家人、同伴之后,睚眦必报的复仇者们要与这样的现实做最后一次搏斗。蚁人带来了希望,幸存下来的英雄们要再次完成「从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全力以赴,不计一切代价。
这是《终局之战》和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最不一样的地方,它从「第一人称」切换到「第三人称」,不再关注反派,而是把镜头拉回到超级英雄身上。它用 30 分钟的时间预告了灭霸必败,然后用剩下的两个半小时专注描写英雄本身,把这篇关于英雄的史诗带向极致。
解构英雄
在《终局之战》之前的 21 部 MCU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蚁人》。
Edgar Wright 用他天才的喜剧天赋,把超级英雄电影变成了一部喜剧,也开启了漫威电影的「解构时代」。之后的《死侍》系列和《Logan》,分别从喜剧和悲剧两个角度解构了超级英雄这个概念。他们不一定总是正儿八经的,也可以是耍宝逗逼的;不一定是无敌强大的,也可以是衰老脆弱的。星爵显然也是类似思路的产物。
到《复联 4》,这套手法被玩得越来越炉火纯青。雷神的大肚子,美队的翘屁股,各种关于时间旅行的经典电影都成了电影中的梗。前一幕让你多吃点素,后一幕调侃你血管里流淌的是芝士酱。与之结合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前作相关彩蛋,美队 2 电梯之战的名场面,经典台词「I can do this all day.」,星爵的舞步,卡魔拉的踢裆……《复联 4》是一部粉丝电影,所有粉丝都参与其中,制造、发现、交流各种梗,共同完成了这一部终局之作。
全片最后的那场大战,将整个漫威宇宙推向了 10 年来的最巅峰。这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所有观众都知道最后的结局是灭霸必败,漫威更加知道。所以它用了「打响指」这个最轻描淡写的方式来弱化「大招」这个仪式本身,将最后的动作戏变成了一场关乎超级英雄本身的「表演」。
最后一个小时里,先是雷神、美队和钢铁侠组成的初代铁三角大战灭霸,美队终于拿起雷神之锤,和灭霸单挑了三四个回合。然后所有的英雄登场,再一次为守护世界而战。如果说前作在瓦坎达的那场戏还略显凌乱,这一次,漫威做到了近乎完美。各路英雄极二连三登场,都给到足够长的特写,战场和战场间的衔接也更顺畅、更有条理。从三人大战灭霸,到奇异博士将所有人传到战场,到惊奇队长从天而降击落飞船,最后钢铁侠一「指」定音,这会是我永远都忘不掉的一场戏。
What makes a superhero?
什么是超级英雄?
几十年里,所有的超级英雄作品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最初,它很简单,超级英雄就是拯救世界的超能力者。但这样的超级英雄大家很快就看腻了,之后的作品开始解构超级英雄,赋予它们除英雄主义之外的人性,关注他们的弱点,甚至让他们黑化。
漫威并不擅长做这件事。它会去做,但大部分时候相对保守。在 MCU 10 年旅程的后半段,它开始越来越多地去解构。《美国队长 3》里美国队长和钢铁侠各自带着一半复仇者分道扬镳,才有了后面所有的故事。
《终局之战》前面的一大半时间,都在描写超级英雄作为「人」的一面。Tony 一口吃掉女儿的冰棍,掀起袖子给女儿擦嘴,向 Pepper 炫耀女儿爱他的次数。又偶然在过去遇到自己的父亲,与他握手言和,听了他最后的教诲。托尔与母亲相见,从「神」变回了幼稚的孩子。人性使他们无法接受之前的结局,要最后一次为之奋战。在守护人性的过程中,他们再次完成了英雄蜕变。
最后「谢幕」的那三位英雄,是《终局之战》毫无疑问的主角。他们谢幕的方式各有不同。
Natasha 与灵魂宝石的故事关乎「宿命」,她很可能在去 Vormir 之前就有了牺牲自己拯救世界的觉悟。她没有家人,复仇者们就是她的家人,无限战争后她一个人扛起整个复联的日常事务。当时机来临,牺牲自己换回一半的「家人」就成了她的宿命。
Tony 的故事则关乎「抉择」,他是唯一一个在无限战争之后还拥有完整家庭的英雄,一直强调「我们一定要在不牺牲更多人地前提下逆转这个结局」,当美队说出「what ever it takes」的时候也没有跟着重复。他不是乐观主义者,对失败、牺牲早就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他提前录好了留给所有人的影像,早就有了赴死的觉悟。最后的最后,当奇异博士向他竖起那根手指,他果断地做出了英雄的选择。
Steve 的故事相对不同,他本不属于这个时代,因为冰封才最终来到当下。他身上背负的「英雄使命」一直大于他自己的人性。所以无限战争后,他选择搞了一个互助会,鼓励所有人走出阴霾,向前看。再次拯救世界之后,他选择了自己本应拥有的人生,和卡特跳完了那支舞。他跟 Tony 之间的故事,他们各自的存在,代表了英雄主义中人性和神性的两面,合在一起,成就了最完整的「超级英雄」。
18 年前,二年级的我看了人生中第一部「漫威电影」,《蜘蛛侠》。Peter Parker 从楼顶上倒吊下来,Mary Jane 将他的面罩先开一半,亲吻了他,「一半英雄、一半普通人」的隐喻从此开始。几年后,《蜘蛛侠 3》里,Stan Lee 和 Peter Parker 并肩站在一起,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You know, I guess one person can make a difference.」。这两场戏,至今是我心中印象最深,最能代表「超级英雄」这个概念的两场戏。本质上,它仍是所有超级英雄电影的内核。
站在 21 部前作电影的肩膀上,《终局之战》深刻而完整地诠释了关于超级英雄的一切。关于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身负何种强大力量,又有什么致命弱点。关于他们经历巅峰低谷,产生矛盾彼此争斗,又在和解后重新集结。最终,他们成为自己,拯救世界。
它用三个小时,整理并重塑了超级英雄这个概念。这其中包含了太多东西,热血的、幽默的、温情的、伤感的……这是一次告别,但无论如何,这只是漫威宇宙的第一个十年,未来会有更多英雄崛起。就像跟 Tony 一样爱吃芝士汉堡的 Morgan,谁又能断言她长大后不会成为超级英雄呢?当接力棒交到次世代复仇者们的手上,我们将迎来新的开始。
英雄谢幕,但英雄主义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