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 年代十佳专辑

⭐️ 2010 年代十佳专辑

即将过去的 2020 年上半年,是疫情席卷的半年。

这样的环境下,图像媒介的生意得到了极大「促进」,人们在家里需要通过 Netflix、动森来打发时间,但「声音」媒介却遭遇了打击。人们不需要通勤之后,音乐和播客的消费量都出现了减少的情况。

但我的经历不太一样。这半年里,我有了更多时间去认真地,全神贯注地听音乐。这张「2010 年代十佳专辑」的列表,其实去年年末就列好了。只是这段时间回头重听,也不免感慨良多,所以写在这里,作一个纪念。


Born This Way - Lady Gaga (2011)

2008 年,我第一次接触到 Lady Gaga。

当年,作为一个初中生,我听 Lady Gaga 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潮流」。当时 Just Dance 和 Poker Face 的 MV,几乎定义了我眼中「异域」的概念。

Lady Gaga 可能是第一批通过互联网媒介获得「人设」的艺术家之一,从她的舞曲风格,到极具话题性的各种「奇装异服」,虽然伴随争议,但你没法不关注到她。两年之后,她带来这一张 Born This Way。

谈起 Lady Gaga,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想起这张专辑。主流世界里,The Fame 盛名在外,所谓的「本质粉」圈子里,ARTPOP 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巅峰。但 Born This Way 仍是我认为的,Gaga 最重要的一张专辑。主打单曲 Born This Way 很快成为了 LGBTQ 社群的神曲之一,也奠定了 Gaga 在这个社群中的代表意义。

但这只是一个引子,Born This Way 关乎的不只是 LGBTQ,而是一切少数的、边缘的、外来的东西。它是 Lady Gaga 从一个单纯的舞曲 diva,进入更广阔艺术世界的第一个台阶。Born This Way 里不只有 Marry the Night、Government Hooker 这样继承她风格的舞曲,也有 Judas、Electric Chapel 这种试图解构宗教叙事的电子乐,最后,U&I 和 The Edge of Glory 用摇滚和抒情元素诠释了「多元」这个主题的温柔内核。

后来,「多元」成为了 2010 年代最重要的时代精神。回溯这一切的起点,没有比 Born This Way 更好的注脚。


Random Access Memories - Daft Punk (2013)

我对流行音乐的认知,是一个「升维」的过程。

很小的时候,流行音乐都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当时靠口口的传唱,电视和磁带机的喇叭也几乎没有立体声效果。到 2004 年之后,接触到 MP3,我才算真正体验过立体声耳机。当时用 OPPO MP3 附赠的森海 mx500 听 S.H.E 的十面埋伏和周杰伦的三年二班,才确切意识到,原来声音可以从各种方向传过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面」。

而 Random Access Memories,是我对流行音乐认知的第二次升维。2013 年,对「合成器」这个概念还半知半解的我,从这张专辑里,真正领略了「未来之声」的含义。

这张专辑的曲序很值得玩味。你被一个「入口」吸引,开始漫游星空,Giorgio by Moroder 带你追溯电子乐之起源,旋于历史的银河之上。但从 Touch 开始,Daft Punk 开始逐渐显露出扭曲,你似乎钻入虫洞,遇见深空中的古神,在它的低语中,声音开始展现出更多复杂的维度。曾经那个「声音的面」如万花筒一般展开,令人加速迷失其中。到最后一首 Contact,在近乎噪音的大爆炸中,你臣服于这份囊括一切的广阔。

高中的时候,物理老师刚刚教了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这两个概念。我一拍大腿,兴奋地向同桌宣布,我们所处的宇宙,绝对是一个「电脑游戏」。

「因为宇宙是量子的啊!你想嘛!普朗克长度的平方就是像素!普朗克时间就是帧率!为什么光速有限?因为更远地方的画面还没渲染出来!」

后来听到 Random Access Memories,更是印证了我的想象。这张名为「RAM」的,仅包含数亿字节数据的专辑,就已经包罗了一个广阔而深邃的宇宙。


Modern Vampire of the City - Vampire Weekend (2013)

火影忍者里,蝎和迪达拉曾就艺术关乎的是「瞬间」还是「永恒」,有过无休的争论。到了流行音乐的领域,这同样是一对终极矛盾:

好的音乐,到底是燃烧自己,在酒精、烟草、药物的催化下做出来的?还是像 Vampire Weekend 这样,一边过着一种无忧生活,一边「玩」出来的?

大概 2010 年的时候,我在美剧 How I Met Your Mother 里听到他们的出道作之一 Oxford Comma。当时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像 Owl City 一样「轻松」,但这是一种更复杂,更丰沛,更浓郁的「轻松」,声音的层次、配器的编排,都在悦耳之余蕴含精巧的内核,歌词里还藏着一大堆文学「梗」。毕竟是哥大的高材生,即使是周末在小酒吧里的 small talk,讨论的也多是极为深刻的话题。

这就是他们前两张专辑营造的主题:一帮居象牙塔尖,即将成为精英阶级,但目前还无忧无虑的名校学生仔,在学生酒吧或者是派对上喝些淡啤酒,谈论一切「自由无用」的东西,有极深厚的知识作为铺垫,却只求愉悦。

等到 Modern Vampire of the Weekend,他们的视野开始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从专辑的封面就显露出来,从「派对房间顶上的水晶灯」、「某个偶然发现的法国模特」,变成了「清晨薄雾中的纽约城」。Modern Vampire 整张专辑的创作思路或许相比前两张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整个音色的 tone 却更下沉了,乐队成员普遍走出自己的「青年时期」,不免要面对更多现实问题。

其中 Hannah Hunt 这首又特别能体现「年龄增长」这个主题。它第一句就在唱「我曾经不相信植物会动,直到我目睹沿墙壁攀爬的蔓藤。」,但 Vampire Weekend 没有过分低落,马上又转过来唱,「尽管我们靠美元生活,但你和我,我们还是能自己感知时间的概念。」。他们还是带有浓烈的 hipster 风味的「中产」,最终能化解矛盾,拥有一个自洽的人生叙事。

感怀与消解,两种看似矛盾的情绪贯穿整张专辑,却并未激烈交锋,而是在纽约城薄雾弥漫的上空交叠离散,最后成了一个融为一体的东西。最后一首 Young Lion 里,仅一句歌词反复咏叹,让人很难分辨这句话到底是说给过去还是未来,是时代的终章还是新的序曲。但它的意义已经非常明确了,我们回望过去,也还来得及规划更远的未来。

You take your time, young lion.


1989 - Taylor Swift (2014)

回顾 2010 年代的流行音乐,Taylor Swift 绝对配得上一席之地。唯一的问题是,Red 还是 1989?

大部分认真听过 Taylor 全部专辑的人,可能都会认为 Red 是她的创作上最饱满的巅峰之作,我也一样。Red 用轻描淡写却深入细节的笔触,写出了她满到几乎溢出的情绪。表面上她只是在写一条围巾,某次差点闯红灯的旅途,在冰箱灯照亮的厨房里跳舞……但每一个意向,都像一个神经元,你可以顺着末端微弱的电流,直达一场感情的风暴之眼。

但回顾 Taylor Swift 在整个 2010 年代的成长,我仍觉得 1989 是那张最具「象征意义」的作品。不只是因为它从四个强到变态的对手手中夺下当年的格莱美年度专辑。

相比于 Taylor 之前的所有专辑,1989 最为人称道的特征就是「All in 流行」。早期作品里,她的编曲大多由吉他和钢琴构成,Speak Now 里,她开始融合进更多摇滚元素。Red 里她开始用上现代流行乐的元素,但在音色的选择上仍相对保守,风格上也仍属于乡村,直到 1989 横空出世。

1989 前半张的几乎每一首歌,都在编曲融入了极具侵略性的合成器音色。从鼓点到和弦,你能感受到声音的张力以超高的速度略过你的耳朵。这张专辑里,Taylor 没有写过分冗长的叙事性歌词,而是在副歌部分用了大量的叠词和反复,用来配合整张专辑更快的节奏型。

这是 Taylor Swift 创作上的一次「跨越」,她证明了自己具有一种「更底层」的创作能力,她的旋律不只是可以被做成乡村音乐。她对声音的感知是全方位的、原子化的,她可以听到一轨声音然后写出优秀的主旋律,她用吉他和弦铺底的曲子,在钢琴上写的曲子,可以被制作成截然不同的风格,不变的是突出且有效的旋律。

这是 Taylor 在主流世界里取得最大成功的一张专辑,她从「通过写歌羞怯地记录自己故事」的小女生,蜕变成了一个热情、自信、强大,坦然展示自己的女性。

在 1989 的巡回演唱会上,Taylor Swift 25 岁,一头干练的金色短发和鲜艳红唇,眼里有纯净又凌厉的光,作为一个 figure,她完美得无懈可击。如果要用一个瞬间,一幅画面,来代表 2010 年代所有的激情、活力,记录所有阳光照耀的、难忘的狂欢瞬间,承载所有年轻的 hype,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Sound & Color - Alabama Shakes (2015)

很早的时候,我认知里的「独立音乐」,是可以和「难听」划上等号的。2012 年以前,我刚开始试图去听 PJ Harvey、Bon Iver、Frank Ocean……等等人的独立音乐,被它们的「难听」打击得太惨,转而开始沉迷编曲和旋律都更易理解 Vocaloid。直到 2015 年,Sound & Color 成为我重新开始听独立音乐的新起点。

很多独立音乐都善于「解构」,将不同曲风中的各种器乐拆解出来,再揉进一些实验性的声音元素,这是独立音乐艺术性的核心所在。但大部分初识独立音乐的小朋友,可能很难忍受这种完全「不合常理」的声音组合,最后被折磨、劝退。

Sound & Color 是少数懂得要「建构」的独立音乐。曲风上它还是「解构」的,融合了灵魂、爵士、摇滚、民谣等等一系列元素,但它仍然有一根「主心骨」,配器和人声中最明显的一条 cue 还是来自南方黑人音乐。在听这张专辑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一大幅由各种元素剪切拼贴而成的画,而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融合的整体。它没那么复杂,也不吵闹,但包含的东西仍非常浓厚。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从第一耳听上去就很「好听」。

2015 年末,iPad Pro 发布,苹果用了专辑同名的这一首 Sound & Color 作为当时 iPad Pro 广告的配乐。镜头以各种角度从行星上空掠过,配以 Alabama Shakes 粗砺且具有某种厚重量感的声音。当时 iPad Pro 的中文宣传语是「轻、薄、磅礴。」,用以形容这张 Sound & Color,再合适不过。


E·MO·TION - Carly Rae Jepsen (2015)

我纠结了一会儿,要不要在 1989 之后,还把 E·MO·TION 放到这个 list 里来。毕竟有前者作为「主流流行乐」的代表似乎也已经足够了。但我最终还是觉得,要谈论 2010 年代,不能不提 Carly Rae Jepsen。

2012 年,高考完的那天晚上,我在微博上看到了那个「恶搞奥巴马唱 Call Me Maybe」的视频,然后循环听了这首歌一通宵。当时它的风评不算很好,加上过分浓郁的 Teen Pop 感,导致我并没有对 CRJ 产生太多兴趣。

CRJ 的音乐是不需要任何诠释的,就是纯度比 24K 金还纯的流行乐,直白的歌词、旋律,没有过分复杂的节奏和编曲,没人听不懂。这样的音乐其实要做「好」,反而是很难的。The Kiss 里,CRJ 拿出了一首 Call Me Maybe,但并没有保持好整张专辑的一体性。

三年之后,E·MO·TION 是 CRJ 攒的一个「大招」。她找了很多圈内的朋友合作,在「流行」这个非常明晰的立足点上,做了一张完成度、连贯性都更好的专辑。这张专辑不再只是某一首单曲的狂欢,整张专辑从头到尾都保持了高昂的势头。

过去 10 年,可以说是「主流流行」逐渐黯淡、缺位的 10 年。CRJ 却一直对这种看似肤浅的流行乐保持着热情。在 E·MO·TION 里,这种热情极富感染力,Tom Hanks 出演的 I Really Like You 的 MV,是我 2010 年代最喜欢的 MV 之一。而 Justin Bieber 还发布过一个模糊且粗糙的,用手机拍摄的,他和朋友随这首歌起舞的视频,有点早期的「抖音风味」,充满了纯粹的快乐。

2015 年夏天,专辑发布后,我买了一张实体 CD 放在车上,之后一年,我的大学学业接近尾声,工作也有了下文。所以大部分时候我甚至没去学校,而是呆在家,天天跟朋友出去玩,去湖边散步,打牌,以打手心作为惩罚,吃夜宵,喝奶茶。路上经常听着这张专辑,身体忍不住随之摆动。

那大概是整个 2010 年代,我最轻松、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间。只不过当时的我从未意识到这一点,直到大家各自出国、读研、工作,一个时代就此落幕,才从中恍然醒悟。而 E·MO·TION 则成为了承载那个时代的一枚化石。


Beauty Behind Madness - The Weeknd (2015)

14 岁,进入青春叛逆期的我,跟华语音乐有过一次「决裂」。

成人抒情的过度流行,让华语音乐的制作开始变得越来越无聊。简单的钢琴或吉他弹出简单的和弦,简单鼓敲出简单的节奏,所有人注意力都放在了「人声」上。当时大火的陈绮贞、梁静茹、郭静,都成了我不屑一顾的对象。

这直接导致在之后的近 10 年里,我听音乐都是几乎不听人声的。我听摇滚、朋克、爵士、独立音乐、Vocaloid,不停追寻越来越复杂的器乐编排、越来越猎奇的音色。直到我听到 The Hills 里那句「I only call you when it‘s half past five.」,我开始重新关注「人的声音」。

这就是为什么我选了这张 Beauty Behind Madness,而不是 Starboy,作为 2010 年代 R&B 的代表。 后者的节奏更快,对电子元素的运用更加激进,「氛围化」更强。这的确是我喜欢 The Weeknd 的重要原因,但向上追溯,他最初吸引我的点仍是那一嗓子假声。高,但不亢。

The Weeknd 是那种自有一套「完整美学」的艺术家。从旋律、编曲,到歌词的叙事,专辑封面、MV 画面,他能调动起听觉、视觉,以及文学的元素,让它们彼此共振,最终融合成一个专属于他的符号。而且这套美学体系还具有相当的开放性,能够将各种合作艺人的元素恰当地嫁接于之上,无论是 Lana Del Rey,还是 Daft Punk。

Beauty Behind Madness 富有一种「自恋」,或者说「自赏」的情绪,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美好,更没有所谓的「完美无暇」。在撕裂且充满噪点的画面和声音背后,仍然有值得欣赏与玩味的美,且完全属于你自己。


Melodrama - Lorde (2017)

音乐能承载「情感」。从最简单的大小调之别,到混合了不同调性的和弦,不同走向的变调,再到包罗万象的节奏型、音色、歌词叙事……不同的音乐假借了不同的手法,将情感呈现到你的眼前。但 Lorde 很不一样,与其说她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倒不如说她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绪」,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不需要你去体会、揣摩,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解读。

Melodrama 就是这样一张很难用理性去认知、分析的专辑。它的构成很简单,Liability 和 Winter in the Dark 的配器一度只有钢琴声萦绕,最大程度将 Lorde 的声音特征用一种紧贴在耳边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当你深究一切声音的细节,它又不像大部分音乐,只要用稍微好一点的耳机仔细去听,就可以轻松将各种声音元素拆解出来。Melodrama 像是《2001:太空漫游》里月亮上那块「三边长度无论怎么量都是相同比例」的黑色方碑,你可以用寥寥数语简单描述它,但你却无法真正「理解」它,越是仔细去听,就越是被各种细节裹挟其中,进入这一场情绪风暴。

叙事上,Melodrama 像一篇「自述」,是经历了激烈的狂欢和冲突后,一个人躺在床上,专注感受一呼一吸间胸口的起伏。同在「年轻」这个维度下,Lorde 当然没有 Taylor Swift 那么完美,所以在记录自己时,她也不像后者那样,充满了一种深刻的「自我认同」。Lorde 更像大多数普通人,在混乱与秩序、寂寞与狂欢、积极与低落、冷与暖、爱与恨并存的世界里,四处周旋、碰撞,引发的所有心情混在一起,很难讲清楚,但值得被欣赏。

这是一张听得越多,就越是引人入胜的专辑,它用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描述了复杂的时间,以及人生的概念。就像专辑封面的那幅油画,对比激烈的色彩调和出不同的肌理,你侧躺在床上,有半张脸受晨光照耀,还有另外半张藏在暗处,它们共同构成了你。


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s - The 1975 (2018)

The 1975 一直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流行?

从 meta 的字面意思上讲,一切当下的、现代的,受今人追捧的音乐,都是流行乐。这就是 The 1975 想表达的东西,也是 A Brief Inquiry 的核心主题。风格上,这张专辑无所不包,有摇滚、有电子、有爵士和民谣,以及流行抒情。它将一切当下的声音元素杂糅到一起,试图记录当下,在更深的维度上定义「流行」。

纵贯整张专辑,你能听到很多绝望的情绪。那一轨廉价、嘈杂,充满塑料味的合成吉他声,隐喻了这个一切都可以被量产、复制,既虚无又短暂的消费社会。嘈杂的电子乐影射了一切事物在数字化后的失真,作词也时时指向着我们的脆弱、焦虑,以及迷失。在这个破碎的时代里,我们被「现代性」背叛。

专辑第九首 The Man Who Marries a Robot / Love Theme,The 1975 借 Siri 之声,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后现代故事,概括性描述了我们每个人孤独、迷茫,缺乏人性的生活。作为一个「网络原住民」,我从这张专辑里感受到了过去 10 年里最强烈的共鸣,它无比精准地暗示了我生活中廉价、渺小的那一面,同时又并未掐灭希望的火苗。在主打歌里,Matthew Healy 向世界发出呐喊,「I‘d love it if we made it.」

这是整个 2010 年代我最喜欢的一张专辑,也是我认为最能代表过去 10 年的一张专辑。它指出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毫不留情地打上了自己的批判,且给出了一个能够自洽的解答。

我常常会将一张专辑与某个特定的事件,特定的「时间戳」绑定到一起,比如十一月的肖邦之于小学五年级的一次春游,Born to Die 之于高中某次期末考试前周末,1989 之于大三寒假回家的旅途……但 A Brief Inquiry 极强的概括性,使它不只关乎某一个「戳」,它足够定义整个十年的跨度,是当之无愧的 album of the decade。


Norman Fucking Rockwell! - Lana Del Rey (2019)

回顾 2010 年代,「怀旧」是最重要的文化范式和时代精神之一。

过去十年最成功的互联网产品,Instagram,核心功能便是「用手机模拟拍立得老照片的效果」,它成功使「滤镜」成为了过去 10 年普通人在拍照时最关心的东西。而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Lana Del Rey 是最会玩「滤镜」的艺术家。

最早的时候,我还在念高中,对「加州」充满了一种概念性的向往,好莱坞山、金门大桥、永远阳光照耀的海滩,晚上会点起篝火,与海风混合在一起吹过来……我在午休的时候听 Summertime Sadness,心已经飘向了几千公里外的西海岸。当时 Born to Die 专辑封面上的 Lana 美得无可挑剔,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其实也是「滤镜」。

等听到 Norman Fucking Rockwell!! 的时候,我已经去过加州了。这是一段很难描述的过程,似是幻灭,但这无关加州本身,而是你长期为一个事物蒙上幻想的滤镜后,最后必然遭遇破灭的结局。而真正破灭的又只有加州而已吗?一切被修饰过的回忆,不切实际的想象,最后都是过眼云烟。连 Lana Del Rey 都告诉你,happiness is a butterfly,也像 Venice Bitch 里唱:And as the summer fades away, nothing gold can stay.

2016 年的时候,我第一次看过了 Super 8 相机拍出来的画面。从那之后,我脑海里绝大多数回忆和梦境的画面,都被蒙上了这样一层滤镜。NFR 里,Lana 的声音立刻唤起了这一切幻觉,与朋友举杯碰撞的声音,一个人旅行时跑过的沙滩,夏天拥抱时的触感,once in a lifetime 的承诺,甚至是无数破碎的梦的片段,根本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一切你怀念和向往的,都被浓缩在这张专辑里,成为一记打在胸口的重锤。

因为无论你怎么幻想,何等怀念,孜孜不已的追寻,它们真的只是滤镜而已,你伸手摸过去,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