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知乎有关的三个故事
一个略带喜感的事实是,成年之后,我坚持做过时间最长的一件事,是「玩知乎」。
2012 年 10 月 26 日, 一位高中学长,向我推荐了知乎,「感觉这个地方很适合你」。我注册了一个账号,10 天之后,是我的 18 岁生日。然后,一直用到今天。
前天,知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回顾过去 9 年,我想分享与知乎有关的三个故事。
-
第一件事发生在 2013 年。
我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 iPad Air 的 A 是大写,而 iPad mini 的 m 却是小写?」。当年只是一个大一学生的我,基于在某本电脑杂志上看过的某篇文章的零散记忆,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添油加醋,写了一篇回答。
我的核心理论是:如果 p 小写,iPad 就会变成 ipad,四个字母的底部就无法对齐,这样不美观。这个理论可能有 1% 的道理,剩余 99% 也不算大错特错,但这个观点本身就挺外行的。
我在这个答案上「倾注了一些心血」,认真对内容进行了「排版」,还去苹果官网截了图片,插在对应的论述下。然后这个答案收获了几十个赞同,在当时已经算很多了。
不久, 梁海老师写了另一个答案,无情反驳了我的观点,并针对我的内容发表评论,表示这种谁都能看懂的胡诌根本没什么意义。
梁海老师是字体排印领域的专业人士,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一点,十几岁的我也有自己的 ego,我在评论区相当嘴硬地回复了几句,出于对知乎这个平台的敬畏,我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和体面。
但我还是认真读了他的答案,了解了字体排印的基本原则,并最终点下一个「赞同」。这可能是自青春期以来,我第一次「放下了无聊的自尊心」,折服于事实真相和专业的解读。
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和求知心,推动我不断向前走。经由知乎、以及更广阔的互联网,我学到了更多东西,在自己的领域也有了一点「专业性」。
-
第二个要讲的,是我通过知乎找工作的故事。实际上,我的每一段工作经历,都和知乎或多或少有点关系。
2015 年春天,上大三的我,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各种挫败接二连三地扑过来。我对未来感到无比迷茫,走到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那半年里,我 70% 的时间在打游戏,30% 的时间在玩知乎。我在知乎上写了几个关于游戏的回答,暑假临近结束的时候,有一家游戏媒体找到我,希望我能够为他们持续供稿,报酬不高,但是一个规律性的收入。对当时还在上学的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考虑把「做内容」变成一个职业选项。半年后,临近毕业,我又靠知乎上的创作经历,获得了一份爱否科技的全职 offer。这是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一个巧合是,爱否科技最早也是创新工场孵化的项目,和知乎有些许渊源。
又过了半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在知乎上得到了一个《离线》杂志的约稿,后来经过一系列传导,变成了我过去 4 年在做的,极客公园的这份工作。这一行其实是个很小的圈子,过程中我认识的不少朋友,都从各种角度和知乎有点联系。
知乎的核心创始团队是几个媒体人,早期靠邀请制,实现了在种子用户圈层的传播。他们也奠定了知乎最核心的产品气质:这不是一个靠某项核心技术或单一产品机制取胜的平台,它的基石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之上。
这种产品气质,加上主要基于文字的媒介属性,让知乎无法成为增长最快的那种公司,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充满阵痛,每一次用户圈层向外延展,都会带来摩擦。
但它也具备某种前时代的「复杂性」。我们到知乎来,不只是「做一个自媒体账号」这么简单,更深刻的初衷是交流经验、分享观点、记录和展示自我。我在知乎上认识了很多朋友,找到过工作,所以我相信,知乎能耕耘出更丰富的长期价值。
-
第三个故事,关于知乎的商业价值。
2019 年夏天,老师参加极客公园的 Rebuild 活动,在台上提到,知乎最新一轮估值已经超过 30 亿美元。当时我和另一个朋友在台下听,朋友挺震惊,说知乎竟然值这么多钱。
那是下午最后一场对谈,结束后我们一起出来,在路上顺势聊到 B 站。当时正值 B 站上市一年,股价从一个高点有所回调,大概 15 美元不到,市值 40 多亿。我说,如果知乎 30 亿市值做实,你应该赶紧建仓 B 站。
作为一个投资标的,40 亿市值的知乎肯定不如 40 亿的 B 站(40 亿的 B 站你现在也买不到了)。后者身处一条更顺风的赛道,而且完成了一次核心权力交接,掌舵的 CEO,是一个专注商业运作多年,经验极为丰富的 70 后。
更何况,内容领域里,还有更多巨头,正用着更高级的手段,快速收割注意力。无论是刚上市的快手,还是招了新 CFO,IPO 箭在弦上的字节跳动。
上市后的知乎,会面临很大的发展阻力。其实,所有基于文字媒介的内容平台,都有发展瓶颈,即便是资源多到如头条,过去三年也差不多摸到了用户增长的天花板,1 亿多 DAU。这没什么办法,9 亿中国网民里,有一大半是根本不阅读的。
-
知乎可能无法成为巨头,成为巨头也不应该是知乎的目标。
早期周源老师曾说过,知乎的目标是做「小而美」的产品。在强者通吃的今天,这个词可能已经沾染了一点「酸」味,但我们仍可以尝试提炼它的精神内核。
9 年前,我是一个计算机学院的大一新生,如果不是因为知乎,我可能会和很多同学一样,认真泡实验室、图书馆,认真搞我的计算机视觉课题,出国读个研,尝试进大厂。从世俗层面来说,读计算机视觉然后进大厂当程序员,是比做媒体成功一万倍的路,是一个更标准的答案。
但我还是觉得,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你「没走的那条路」,而在于你「选择了什么」。我选择了用 9 年时间在知乎上写 1038 个回答,并因此选择了去做评测、写报道,成为一个媒体人。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挫败和挣扎,但坚持了 9 年之后,我还是懂得了接受它的缺憾,热爱它的美妙。在日复一日不完美的工作中,我也找到了做这一行的责任与使命。
就像 9 年前知乎邀请注册邮件里写的那样:
知乎是一个由大家共建的问答社区,这里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期待知乎能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在更大的未知世界里,不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