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世界

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世界

2011 年 10 月 6 日,我平常地走入这一天。

我平常地上学,睡过一节英语课。一边跟同桌讲小话,一边等待打铃。黑板旁边的高考倒计时牌如果准确,应该写着 245 天,但我肯定记不清了。

午休之后,我平常地戴着耳机,揉着惺忪睡眼去学校。根据 iTunes 的记录,我当时听的歌,有相当概率是 Maroon 5 的 Moves Like Jagger,我也记不清了。

就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从同学那里听到消息:「乔布斯死了」。

大脑里掌管记忆的神经元们,开始激烈涌动。像胶片曝光一样,我捕获了那个瞬间:午后阳光透过树叶,逆着照进眼睛。我甚至记得当时空气的质感,凉得清脆。

从那天起,我们活在一个「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世界」。

-

我跟史蒂夫·乔布斯并不熟。

即使根据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2011 年的我,也大概率无法通过 6 个人,就「链接」到他。

我喜欢他的音乐播放器,iPod。仅此而已。

当时我经常兴奋地与同桌讨论,毕业后要买什么新手机。但我的关注点,主要在两个行业巨头,诺基亚和微软身上。

它们强强联合,即将推出一款名为 Lumia 的 Windows Phone 智能手机。我觉得那会是手机的未来。

不久,Walter Issacson 写的那本《乔布斯传》出版。

有同学买来这本书开始读,但我有点不屑一顾。这本书,连同乔布斯这个人一起,似乎都带着一股「成功学」的味。创新之「神」?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神。

这当然只是我无知的观点。乔布斯的一生,和「成功学」毫不沾边。他是 60 年代「反文化运动」中的嬉皮士先锋,「财富」从来不是他关心的事。

中文版《乔布斯传》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当时的我不会知道,负责组织翻译《乔布斯传》的那个人,将在 5 年后,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这是后话。

-

更快的「改变」,发生在 2012 年夏天。

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 iPhone,一台 iPhone 4S。

买 iPhone 完全是出于从众。我的朋友们,几乎清一色用着 iPhone 4,我想跟他们互发蓝色气泡的 iMessage。

以及,在那块「Retina 屏幕」上,用手指一下切开 6 个水果,确实奇妙。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选择了 iPhone。

2012 年 8 月 1 日,那一天成为了我 iCloud 照片流的「开端」。至今 9 年多时间里,我用了 7 台不同的 iPhone,从未「反悔」。

当年,比起 iPhone 4S,我更喜欢我的 iPod classic,后者可以装下 40000 首歌,拥有无懈可击的数十小时续航,是一台能满足任何 music nerd 的「音乐仓」。而且它是乔布斯亲自发布的产品,是苹果「音乐 DNA」的象征。

今天再拿 iPod 和 iPhone 做比较,试图证明自己是某种「老果粉」,当然无趣。两款产品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iPhone 有数十倍于 iPod 的销量,但如果没有 iPod,苹果也无法积累足够的「移动设备开发经验」。

最后,iPod 改变了我听音乐的方式,iPhone 改变了我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大部分人,与乔布斯从未谋面的人,被他「改变」,都是通过苹果产品。我也一样。

就像乔布斯自己说的: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You never meet the people, you never shake their hands, you never hear their story or tell yours, but somehow, in the act of making something with a great deal of care and love, something is transmitted there.

今天,我仍然用着 iPhone,和朋友发着蓝色气泡的 iMessage,用 Apple Music 听着 10 年前 iPod 上的歌单。

-

也是在 2012 年,我注册加入知乎。

知乎脱胎于 Apple4us,一个以苹果和乔布斯为主题的博客。早期创始团队里,很多都是 Apple4us 作者。

之后几年,我有相当一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知乎上,关注所有我感兴趣的话题。其中包括「科技」,当然也包括「苹果产品」。通过知乎,我学到了很多,分享了很多。

2012 年秋天,我第一次熬夜看了苹果新品发布会的直播。后来,我追看了每一场苹果发布会。

如果不是因为苹果,我可能不会对消费电子产品、「数字生活」产生浓厚兴趣;如果不是因为知乎,我可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平台,持续「吐故纳新」。

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回答问题」从最初的好奇,逐渐演变成兴趣,最终成为事业。

我在知乎上写了几篇「苹果发布会内容解读」,并因此得到了一个科技媒体行业的工作邀约。

2016 年,我加入爱否科技。这家公司在创始阶段,又与知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使命之一,就是回答中文世界里,一切关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问题。

我踏上一条未曾预想的道路。

半个世纪前,只有十几岁的乔布斯,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好奇心」。

他从大学退学,只是旁听了自己感兴趣的「书法课」。后来,他基于书法课上学到的东西,为 Macintosh 设计了一套优美的字体排印系统。

回顾这段经历,他说:

You have to trust something,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 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我读完了大学。但某种程度上,我真正经历的「大学」,是在那四年里,追随自己的好奇心,研究一切我感兴趣的东西。苹果产品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知乎是过程中一个主要的载体。这段经历定义了我。

散落的星星点点,最终连接成完整的人生版图。

-

工作之后,我开始用 Mac。

Mac 是乔布斯最初改变世界的伟大造物。它是一台优秀的个人电脑,但更重要的是,它是「工具」。

乔布斯将 Mac 比作「思想的自行车」。自行车与其他所有交通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你需要的仅仅是「一辆自行车」,无需汽油、电能,不依赖于任何设施、系统。

这是 Mac 最迷人的地方。它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赋予「个人」。乔布斯相信这台电脑,能放大「个人」的奇思妙想,帮助他们创造点什么东西,甚至最终改变世界。

我用 Mac 写博客,做播客,处理照片,整理心情和记忆,管理账单、财报……作为工具,Mac 激发了我对「生活」、「创造」、以及「美」的热情。骑上这辆自行车,我就能走得更远。

Mac 之所以独特,区别于其他一切「电脑」,是因为乔布斯知道,只有技术是不够的,他说:

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 It’s technology married with liberal arts, married with the humanities, that yields us the result that makes our heart sing.

「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这个概念既单纯,又复杂。那些追随乔布斯理想,拾级而上的学徒们,最终想要到达的,就是那个「交差点」。

当年负责组织翻译《乔布斯传》的出版人,Cris,创办了一本「聚焦科技与文化交汇处」的杂志,《离线》。我从 2016 年开始,所做的几乎全部工作,都源于这本杂志,源于与她的合作。

我和同为《离线》老编辑的林檎桑,一起做了一个名为「交差点」的播客。再后来,有人把我们所做的事情,称为「在那个十字路口站岗」。

十年过去,你很难说「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理想,成为了主流。但这个十字路口依然热闹,愈发人丁兴旺。旅途中,不断有新朋友加入进来。

Apple4us 发起者,张亮说:

有个 00 后跟我说他知道 Apple4us。

-

在乔布斯去世十周年之际,我和同事们一起做了一个纪念视频。尝试从他的遗产里,提炼出一些东西。

所以过去一个月,我一直在思考:史蒂夫·乔布斯究竟留下了什么?

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我们回顾了乔布斯的一生,但直到我将视线从他身上挪开,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我才发现,答案近在眼前。

10 年前的今天,我走入这个「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世界」。但在这 10 年的每一天,他都在改变着我的生活。

他改变了我听音乐的方式、连接世界的方式、工作与创造的方式、被动画电影打动的方式。他甚至改变了我穿的鞋:这双 New Balance 992,正是参考了乔布斯的意见,设计出的产品。

我走过的路,所做的事,信奉的价值,都与乔布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浑身上下,充满了受他影响的痕迹。

今天的我,可以轻松找到十条路径,通过「六度分隔」理论,「链接」到他。

与其说我们活在一个「没有乔布斯的世界」,不如说这是一个「已经被乔布斯改变过的世界」。

-

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末尾,乔布斯引述了那句醒世恒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句话出自《全球概览》的最后一期,是编辑们向世界的发出的最后一句「告别」。

70 年代中期,青年时期的乔布斯读到这句话,决定踏上那条晨间的乡间小路,以「若饥若愚」的初心者姿态,拥抱前方的未知。30 年后,他将这一遗产,留给全世界。

又是十年过去,史蒂夫·乔布斯从未被遗忘,他的遗产也从未褪色,而是润物无声,恒久流传。

我感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