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2022
把日历翻回一个月以前。
我去长沙度过了 11 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宜家买了冬季主题的被套床单,圣诞装饰,礼物包装纸和捆绳,订了新开不久的 JW 万豪,和朋友一起吃饭。
我急需这样一个周末,稍作喘息。因为刚刚过去的一周,疫情与防控互相拉扯,愈发紧绷。北京、广州的朋友们在恐慌中囤积物资。情绪酝酿,最终被周四乌鲁木齐那场大火点燃。
一切都只是一个月以前的事而已,现在回想,我却感觉那段记忆遥远且模糊,像经历了一次创伤性失忆。
从长沙回来,我因时空伴随被赋了黄码,在高速出口做完核酸,我的心情变得有点复杂:这是三年以来我第一次变码,它意味着,这似是无懈可击,却充满代价的「健康」状态,被撕开一个裂口。
那时的我,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会是 2022 年,我做的最后一次核酸。之后一周,天气突变,一夜之间就从短袖 T 恤换到羽绒服。又到周末,黄码解除,防疫政策也急速转向,「解封」的号角吹响。
再往后一周,我终于感染了 Covid-19 病毒。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
2022 是我想要「折叠」起来的一年。
除了年初刚搬新家时短暂的兴奋,和年末迅速舒展的畅快,2022 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绵延无边际的痛感笼罩。
季节是最明显的指示器。从三月初的一个周五,在家看电影,热得忍不住换上了短袖短裤,到十一月的末尾冷空气降临,2022 概括起来,就像一场长达九个月的苦夏,一片积郁在胸口的阴云。
能做的只有挣扎。
四月,上海封城,每个夜晚,坏消息都从屏幕里源源不断地溢出来,又迅速地被「清理干净」,直到第二天,新的坏消息,叠在那些被删内容链接的墓碑上。
一个晚上,我问朋友在上海的境况,他说别的还好,就是特想喝可乐,吃一顿麦当劳。「想喝可乐」,我上次听到如此原始的呐喊,还是 08 年汶川地震中的「可乐男孩」。十四年后,我们对生活的让渡,到了这个地步。
那两个月,我陷入了激烈的失眠。晚上要么通宵打游戏,和朋友一起感怀过去;要么喝酒,躺在书房坚硬冰凉的地板上,放一张唱片,尽全力呼吸。
实际地讲,今年大部分不好的事情,并没有降临在我个人头上。收入减少了一些,但今年没有装修房子、买车这样的「大项目」,日常经济压力倒也不大,反而比较松裕。封控也与我擦肩而过:六月我去三亚住过的酒店,在八月疫情期间被封。
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伤痛,而是集体性伤痛。那些最惨烈的细节,都被「保护性遗忘」了,渗进了记忆深处的缝隙。能记住的,是如空气般无处不在的「无助」。这种感觉,成为了时代背景。
每个人都被蹂躏得失去了形状,聚在一起也只剩下抱团取暖,互相舔舐伤口这一个动作。
四月的最后几天,朋友终于喝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那一罐可乐,他把照片发在朋友圈,配上一个「龇牙」的表情。我也打开一罐可乐,与他经历了一种「天涯共此时」。
-
但 2022,也是我们经受历炼的一年。
六月,我站在夜晚的海滩边,听海浪一遍遍有节奏地撞击礁石,感受海水一次次漫过脚掌。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接近于「顿悟」的时刻:眼前是洪水滔天,但依然有一些坚固的东西,可以被守住。靠笃定的信念,我们还可以定义自我。
我开始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律。
七月,买了新的单车和游泳装备,并在 Apple Fitness+ 教练的指导下,第一次开始做力量训练。配合更严格的饮食计划,效果立竿见影。它不只体现在体重和身体机能上,更是精神上,握住了掌控自我的握把。
九月,买了 Apple Watch Ultra 之后,它启发了我「爬山」的想法。几乎每隔一周,我就和朋友在周边找一座山爬一爬,下山后,找一些新店来吃,买一些唱片回去听。
「非必要不xx」是 2022 年的时代主题,但生活的自由永远是必要的,无论是已经形成规律的习惯,还是只在脑海中燃起过,没有付诸实施的念头,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可能性。
这很必要,就像须弥子民,不可能一直循环着过同一天,永远不做梦。
国庆假期,我心血来潮,开车回学校玩了一趟。下高速做「落地检」的时候,工作人员发出一小声惊呼:「(竟然是)从湖南来的。」是的,这或许不是当下的主旋律,但对我来说,这就是必要的生活。
终于,十一月,在那最后一个周末,我看到几乎所有的人,老朋友、新朋友、同事、合作过的友商……一起伸出双手,共同争取我们「必要」的生活。
在这三年里,我常常感到孤立、撕裂,做内容的人几乎都活在「猎巫」的恐惧下,只能不断让渡。但最终,大家还是决定站出来,一起守住生活的底线。
那个周日的夜晚,我一边擦眼泪,一边和朋友说:「这是三年来,我感受到最多美好、最多感激、最多人性的闪光时刻。」
我想起高中时代的一件小事:班主任把一节体育课改了自习,但同学还是忍不住想打球,就假装不知道,下操场去,打了一节课球。之后班主任追究,是谁带头去打球的,班上的同学,一个个主动站起来。
在我的人生里,这是一个非常 self-definitive 的时刻,它让我坚定地确信,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就像邓布利多说的,Dark and difficult times lie ahead, soon we must all face the choice between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easy.
最后,时代解封,大家经历感染、康复,守得云开见月明。
-
回顾这一年,我一直在「回溯」,寻找一些被验证过,可循的路径,尝试治愈自己。无论是去海边、回学校,还是玩一个能打动人的 JRPG、看一部概念复古的纯爱日剧、靠运动找回生活的节奏……
就连最后这个月,去上海,跟朋友自 Covid 时代以来第一次重逢,再去迪士尼过一个圣诞节,也都是回溯过往。
在上海的那几天,一切好像突然跳回了三年前的冬天。天气激冷,特别是入夜后,走在空旷的南京路上,冻的人发抖,正似 2019 年的最后一夜。但冷空气也吹散了头顶的阴霾,白天的太阳,又像 2020 年第一天的东京那么透亮。
三年前,我曾怀着满满的期许,迎接 2020 年代。三年后,我不愿承认,世界走进了一条更坏的分叉,我们的人生和未来,被永远地改变了。回看 2022,我只想把它折叠起来。
但也是在这三年里,我无数次认识到时间的「客体性」。它是永不熄灭的火,最终的关键依然在于,经过它的冲刷和历炼,你能留下点什么?
时代提出问题,我们尝试求解。我们终究熬过了 2022 年,这段艰难的日子,检验了我们内心里,一些更本质的东西。
年末这趟旅行之前,我特意买了一个三年前就想买的旅行箱,把新一期《离线》附赠的「重启试试」贴纸贴在了上面。
从这里,我们折叠过去,重启未来。
-
最后,让我感谢一下「有知有行」,支持了这一篇年终祝词。
「有知有行」是一家致力于陪伴投资者建立投资理念,执行投资操作的创业公司。我跟他们这边的路野老师也算是老朋友了,非常认可他们的产品理念,即「投资的目的不应是单纯的追利,更在于检验、校正自己对价值、风险的认知。」
过去两年,我个人从二级市场撤出了部分资金,原因一半是个人生活需要用钱,另一半是对市场大环境不乐观。但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主导的商品社会里,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我们都会持续和钱打交道。过程中,建立一个好的价值理念,是一个更长期的事情,比投资金融产品本身重要得多。
而「有知有行」可能是市面上,最强调「价值理念」而不是「投资方案」的机构,值得大家去了解,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