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代价

独立的代价

前两周,有人联系到我,想要进行商业合作。知乎上找我商业合作的人很多,大多是正常的约稿之类,我一般会多了解一下,合适的也会接。

但这一次不一样,这是一次「软文」合作。针对他们的这个,我并不熟悉的产品,他们希望我在知乎,以「写软文」以及其他知乎社区操作的形式,帮他们的产品进行推广。我当然是下意识是拒绝的。

而让我有所触动的东西是,他们给出的报酬。报酬是我一般写稿子的四到五倍。你可能很难想象,这对于一个大四,正在考虑未来工作的人来说,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报酬。也就是说,我或许可以靠着这件事,挣出一笔钱,不需要找工作,在毕业之后 gap 一两年,旅行也好,思考也好。

阅读全文

「方言的日渐式微,证明了互联网的强大。」

「方言的日渐式微,证明了互联网的强大。」

关于互联网和教育正在使方言消亡,《三体》中所描述的那种语言在未来也许会成为现实,我们能不能做到完全的「接地气」和如何说话才是「不反智」。

阅读全文

Hey, Siri, is this the right way to use iPhone?

Hey, Siri, is this the right way to use iPhone?

关于「使用 Apple 产品的正确姿势」,我们要不要成为这样的「模范消费者」,以及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全文

距离以一颗观月的心

距离以一颗观月的心

2015年到来之前的1分钟,我在橘子洲大桥,等一场不会来的花火。
从10倒数到1,然后在心里默默唱起了《Auld Lang Syne》。眼镜闭上一秒钟,再睁开,天上还是静谧安详。马路对面有一群人,前呼后拥着在自拍。

凌晨两点,从人多得根本打不到车的湘江边走回酒店,因为晚饭没吃主食,肚子饿得发痛,找了个通宵营业的馆子,点了一盘炒粉,看着蒙着一层水汽的窗户玻璃发呆。

拿起手机,回了一条微信,然后把联系人删掉。

在离开长沙回合肥的火车上,已经不记得是第几年,在新年的第一天,iPod里播放着这张《Young London》,我睡着了。在把跨年当做一个「节点」,并且很容易在记忆里留下一块里程碑的第七年,开始了这最坏的一年。

阅读全文

「都市传说」在知乎

「都市传说」在知乎

知乎现在主流吗?或者说,知乎在它的目标受众里主流吗?
我觉得说不主流,还是不太能站住脚的。毕竟现在即使你去到全国的高校,随机采访路人,完全不知道「知乎」这个存在的人已经不多了。

但知乎仍然不那么主流,因为每每有现实中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来到知乎,都会掀起一股「猎奇」的风浪。无论是很早之前的宋冬野,还是最近的雷军、佟大为。

而昨天知乎来了一个更具有「传说性」色彩的人,大概晚上六七点的时候,我的 TL 上第一次推送了 @葛军的回答:高考试卷难度大更公平还是难度小更公平?

阅读全文